战争与和平,文明难解的谜题
游戏从公元前10000年的远古时代开始,一共设置了八个时代,按照时间的顺序,依次是远古时代,古典时代,中古时代,启蒙时代,工业时代,战争时代,信息时代,以及结局时的“人类走向太空”。
在开始时的“远古时代”只有很小的一部分地图,5×5的方格上很是局促。毕竟是远古时代交通不便,时代特征也很好地反映在了小人立绘上——那时候大家都是身穿兽皮的原始人。
画风也非常有趣可爱
随着时代的推进,还会开拓新的大陆与接触新的文明,游戏棋盘也从最初的5×5逐渐扩大,而科技发展带来的新技能例如火车、飞机等等都会让地块的移动、消除变得更加快捷方便;
再加上每个时代的背景音乐也很让人有代入感,比如战争时代的哒哒哒的枪炮声和核弹爆炸的声音,以及进入信息化现代后轻松明快的音乐,这些因素都让《方寸文明》游玩起来意外的上头。
而随着游戏的进程,体验从马车、火车、飞机到一艘艘飞向天空的火箭的变化,束缚感越来越少,成就感则会越来越多。像是进入信息时代后,会解锁一个科技,名字叫做太空计划,解锁技能“火箭”指定空地块发射火箭,就会“轻松”地获得50文化,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可以清晰的感受到工业生产力带给文明的推进和能量。
不过人类的发展历史总难免伴随着战争,《方寸文明》很好地呈现了这一点。
从一开始的远古社会到信息时代,战争总是伴随着整个游戏。随着时间推移,人口增长会增加食物的消耗、新大陆的沟通会带来诸多冲突,战争蔓延将世界变得满目疮痍。
而不管是从刀耕火种的冷兵器战争,还是到后来的海洋战争,或者是工业时代的热武器战争,甚至是核战争都会产生不可消除的战争地块。事实上,游戏中战争地块一直是阻碍文明发展的一大要素,这些战争地块无法移动、也无法生产资源,只能等时间结束自动消失。
除了最直观的地块污染外,我们也会在战争的时候明显感觉到人口,粮食的锐减。所以在游戏的过程中,也会很容易感受到战争给文明带来了多少的痛苦和伤害。
而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千禧年之前的战争时代,在战争时代每回合都会有地块变成核废墟,战争地块出现的几率也是爆发式增长。
就算进入信息时代后,核废墟的地块也会保存下来,玩家必须通过技能消除辐射对于土地的影响。
实际上,猛兽、不断升级的战争、疮疤一样的辐射废墟,的确都曾经是人类文明历史上避不开的劫难。人类难免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和它们共生,忍受这些存在,尽可能清除干扰,在困难的重重围堵下找到发展的契机。
而在游戏里,当我们有足够的科技水平清除猛兽、缩短战争进程、抹去辐射留下的伤疤时,也偶尔会泛出一种你在拯救和修复脚下这片土地的感觉。
2025年又一离谱事件发生了。
这下妙手不如举手了
这其实是一部岛国“爱情动作片”,更准确点来说,是一部相当少见的特摄艾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