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下架事件”某种程度上印证了上述观点,小岛秀夫制作的恐怖游戏《P.T.》Demo,由于小岛离职科乐美,本作在PSN商城永久下架,进而成为绝版游戏。
保有该作的PS4主机甚至还曾炒出高价引来不少讨论,如果保存媒介从主机里的硬盘变为实体版游戏,或许便不必再担心此类问题。
当然,光盘或卡带终究是时代的产物,就像软盘、磁带一样即便保存的内容依然经典,但无法在主流社会中承担起储存与传播的作用。
1.储存介质上看,数字版游戏不同于在传输过程中会受损的模拟格式,数字格式在理论上可以无限传输而没有任何损失。
2.传播的便捷性上看,数字版游戏实时的下载时间与发售日对应,满足了玩家们第一时间玩到游戏防止被剧透的要求,这种高效的传播力度,显然需要运输时间的实体版无法匹敌。
3.物理层面考虑,数字版更是占据上风,一块移动硬盘和一堆游戏卡带哪个更易于摆放和储存是显而易见的。
文章开头小岛监督提到的特殊情况,针对电子游戏其实无论什么载体都无法避免出现弊端。当时局动荡、极端灾害等不可抗力的因素出现,或许传统媒介下的书籍、桌游、留声机才是更好的选择。这种条件下,娱乐项目在生活中应该占据何等比重或许才是更有讨论价值的问题,这里不再展开。
对比实体版游戏与数字版游戏绕不开收藏与分享,这是一个非常主观的话题,仅就笔者而言,相比Steam库中成百上千的游戏名,实实在在拿到手里的包装盒更有价值。
(网友自制的PS5游戏包装,风格贴合了PS5机器的设计感)
说到底收藏心理是一种代偿行为,是指当人的愿望无法得到满足时,就会采用其他方式满足自己的行为。举个例子,实体版游戏的包装封绘质量决定了我是否为其买单,这可能源于幼时成为画家的愿望以及考取美术类院校未果的遗憾。当一盒盒颇具设计感的包装盒在家里排列成墙,我能从中获得游戏外的成就感。
2025年春节,《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上映后,迅速打破中国影史票房纪录
不体面,那就帮他们体面
这届网友牛 俳句都能玩出花 脑洞可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