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制作人英雄化的利与弊
仔细观察整个游戏圈子。你会发现日本游戏制作人比欧美游戏的制作人要有名的得多,这些明星化的制作人在推特上甚至拥有相当多的粉丝。但是欧美游戏的制作人的名气几乎可以用默默无闻形容。即使有些作品都已经把名字写了上去,但是人们还是记不住。比如汤姆克兰西系列、德梅席尔系列。
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我觉得这要从作品开始说起,比如华丽的过场立马大部分人会想起小岛秀夫,忍者,断肢,暴力大部分人都会想到硫酸脸。而欧美游戏大部分人只会记得游戏的名字。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日本的游戏带有更加强烈的个人主义风格,但是欧美游戏就很难看出个人的烙印。
最讨厌的游戏《铁拳》12345——板垣伴信
这实际上是公司运营形式不同的结果。除开日本游戏制作人名字更简单好记以外,主要是运营方式的不同。打个简单的比方,欧美游戏好比是美国实行机械化的农场主,运用各种先进的手段促进植物生长,收成稳定而且量多,效率高。日本厂商好比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民,效率低下,虽然有些独门秘籍,但是只有一个人知道。
存在不稳定性和效率低的问题。所以日本厂商最担心的是明星制作人的出走,硫酸脸退出一线后,《忍者龙剑传3》立马跌到谷底,小岛秀夫出走科乐美以后《合金装备》立马不伦不类了。欧美就完全不同,首先欧美跳槽是家常便饭,人员流动性比日本要大的多。其二主制作人跳槽对公司影响并没有日本那么巨大。
主要原因是因为欧美游戏早就已经实行了工业化流程,制作人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螺丝钉而已。失去了可以再换新的。而日本就还完全是小作坊作业,对于一个小作坊而言,失去一个熟练的技术师傅,基本上就要玩完。
所以游戏制作人英雄化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你的游戏有属于自己的鲜明特色,坏处是一旦明星制作人出走,原有品牌会受到粉丝抵制。
任天堂的特殊性
其实每当贴吧和论坛讨论到日式游戏的衰落问题时侯,总会有人跳出来说,又把任天堂开除日籍了,又不带任天堂玩之类。聊到日本游戏任天堂是不得不提的槛。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还能保留着超高的销量。因为这个公司实在太特殊了。
首先这个公司的市场跟其他公司不一样,实际上你仔细看看任地狱的广告就会发现,他跟索尼最大不同之处在于,索尼的宣传更多对性能的宣传,自己的主机多么多么多么厉害。而任天堂就不同,任天堂更多的是几个人在一起,在餐厅,在休息室,几个人一起玩。这就说明了任天堂推行的是一种合家欢的游戏模式。受众面很广。游戏也多半比较低龄化。而索尼更多的是针对核心玩家。游戏更加成人化。所以任天堂很多轻度和休闲玩家都会买他的帐。
对,你没看错。《王者农药》登录SWITCH辣,不过画面有所增强和提升。
任天堂的主机性能有多么差,游戏内容有多少相信不用我多说,毕竟连《王者农药》这种明显属于品质低下的手游都移植过来了,游戏实在是太少。销量这么高我想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仔细想想日本没落的格斗游戏,刚开始的时候,哪个不是在街机厅被老鸟按在地上摩擦。也难以忘记在街机厅一遍一遍的练习民工连的时光。但是现在的你有这个耐心吗?
日本游戏大部分给人的挫败感太强而且过于繁琐。然而任天堂的游戏大部分上手都比较简单,夸张的卡通人物给人一种轻松的基调。玩法简单但是又不缺乏深度。所以大卖也是正常。
另外,任天堂几个品牌第一方游戏实在太过于强势,比如马里奥和塞尔达,这些游戏在世界都是家喻户晓,即使你是不怎么玩游戏的人也一定听过《马里奥》和《宝可梦》的名字。这种强大的路人效应是非常可怕的。就跟周杰伦发歌了,无论你喜不喜欢都会下意识去看一样的道理。这些作品本身质量也是非常高。任天堂的作品用二个字来概括就是好玩。任何人在玩任天堂都会明显感觉其中的乐趣。而其他的游戏却并不能让所有玩家都感受到这种乐趣。
总结:任天堂已经深入人心并且用户范围远比同行广阔,所以即使游戏画面惨不忍睹也可以凭借国民度大卖特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