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补刀理念讨论
可以看到2种近战小兵和2种远程小兵的攻击动画都包涵了整个1秒的攻击间隔,也就是说,熟悉小兵攻击动画能够帮你完全的判断出小兵的攻击节奏,另外,天灾的攻城车的出手很容易被掌握,而近卫的车出手则极为突然。
天灾的小兵虽然射程没有近卫小兵长,但是出手比近卫小兵快,合计下来天灾小兵能够更早的出手,由于近卫小兵的攻击范围更大,所以在AI选目标的时候有更高几率集中火力,也就是说,近卫的队伍战斗力比较强,近卫的英雄比较难控线, 有利必有弊,同样的,由于近卫小兵的攻击范围更大,当天灾英雄A到近卫英雄时,会吃到更多的近战小兵攻击。
小兵的弹道速度:远程小兵都是900,攻城车都是1100
1.传统补刀理念分析:
(其实,所谓的“传统”是指本人曾经的补刀理念,我认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如果你的理念并非如下文所述,非常欢迎跟贴讨论。)
(1)配合对血条的观察,和对小兵攻击动画的观察,我们能够对小兵的攻击节奏有一定的认识。
(2)由于长期打DOTA,对小兵的血条代表的血量有一定的认识,目标受到英雄或小兵的攻击后,血条的变化也能有较准的估计。
(3)对某个特定英雄的各距离的“开始攻击到伤害到达的时间”,由于大量的经验,也有一定的认识。
以上3点,是我分析总结出的传统补刀的3要素。 那么,我(们)是如何使用这3要素进行补刀的呢?
首先进行准备工作:观察各小兵的血条,各小兵的攻击动画,积累经验,掌握小兵攻击节奏。
然后是行动:不断预判大致多少时间后目标受到英雄伤害将能保证死亡,不断将预判结果与脑中的英雄攻击时间进行同步调节,并得出差值结果,最后当觉得2时间完全同步后,下达攻击指令。
最后,等待结果产生。
当然,实际的补刀过程中,你不会去想这些,你只知道2个字“感觉”,我只是将思维意识过程分析出来。。。
看上去,这个传统的方法很好很强大,简直是完美无缺,只要经验足,补刀精确率能达到很高,但是,即使是长年使用LINA的玩家,也无法说自己在单机500范围的补刀成功率能够稳定在90%以上,这是为什么?是经验不够足吗?让我来告诉你原因,是因为你脑子有问题(先别忙着抽我。。。),由于大脑对小兵攻击节奏的分析是1轮1轮的,并将每轮的经验进行互相同步,当英雄“开始攻击到伤害到达的时间”超过1轮(比如说LINA的出手),大脑并不能简单的将2轮攻击简单,连续的合并在一起(虽然听起来这是件简单的事情,但是就是很难做到。。。),结果就是将多于一轮的时间完全交给经验进行模糊处理。。。
另外,即使出手时间少于1秒,大脑对目标将要受到的攻击节奏预判总是有误差的,毕竟想象的时间感无法保证精确,而同理,对自身英雄的出手过程的想象也是有时间误差的,当误差与误差同步后,自然会产生更大的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