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所有的DDR4
在内存控制器方面,Arrow Lake平台彻底舍弃了对DDR4生态的支持,为DDR4这一从2014年Haswell-E发布以来一直在市场上呼风唤雨的内存生态在主流电脑市场的生命周期正式画上了终止符。当然,如今的DDR5内存随着各家供应商产量爬坡,在价格方面已经十分亲民,仅针对DDR5开发也能够有效简化内存控制器设计,提供更可靠且高性能的产品,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总之,Intel针对Arrow Lake平台提供了6400MT的官方标定,还支持CUDIMM、CSODIMM和ECC等先进技术,这意味着对于很大一部分用户,尤其是限制超频能力的品牌整机用户来说,使用JEDEC频率标准条也能够获得相当可观的内存性能,在行业内遥遥领先。同时,本次内存控制器规格的升级也意味着即使用户将内存频率推高到8000MT,系统也仍然能够在Gear 2模式下运作,甚至Intel的工作人员在媒体简报会上将这一频点称作“甜点”,并表示英特尔酷睿Ultra 200系平台还能够进一步压榨内存频率。可以说,对于内存超频爱好者来说,这套平台能够带来相当有趣的使用体验。
当然,我们测试使用的是仍然一对来自影驰的DDR5 6800MT CL36的套条,这也是目前相当主流的内存频点之一。在AIDA64的内缓存性能测试中,我们能够对系统的内缓存性能进行考察。在同样的6800C36的频率下, 我们测试了三个平台的内存性能,酷睿Ultra 200系的带宽显著高于上一代Raptor Lake处理器,只是延迟方面略逊一筹。
更多的PCIe
当代计算平台早就脱离以CPU为绝对主角、各类AIC卡仅作为辅助的传统范式,且基于PCIe总线的NVMe固态硬盘、高速网络等外围部件在主流消费者产品中的普及也对处理器平台的PCIe拓展能力提出了相当的要求。尽管Intel早在11代Rocket Lake平台就已经将CPU直连的PCIe通道数提升到20条PCIe 4.0总线,支持一条M.2固态硬盘与一张满血PCIe x16显卡的直连,但在这一代Arrow Lake处理器上,Intel还额外添加了四条直连的PCIe 5.0总线,加上PCH提供的通道,进一步推高了系统的拓展能力。
更多的PCIe通道允许设备制造商提供更多更灵活的主板方案,为消费者带来更多样的选择。例如,我们这次使用的MSI MEG Z890 ACE主板就同时支持两条PCIe 5.0*8规格的拓展卡+两条满速x4 M.2硬盘同时直连CPU,甚至其中一条硬盘还是5.0*4的超大带宽,这在之前的主板中几乎不敢想象。当然了,考虑到PCIe 5.0*8的规格即使搭配RTX 4090这样的旗舰级GPU都不会造成带宽瓶颈,这样的拆分对于一块面向游戏玩家的主板来说相当合理。而对于其他部署方式和需求,厂商也同样可以利用这些通道提供例如多GPU、超高速以太网、磁盘阵列卡等设备,有效利用直连CPU通道的更低延迟实现更灵活且多样的最终产品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