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纪元”——创新与生涩
除了游戏引擎和操控方面的“革新”外,《WWE2K22》还加入了两个全新的模式——经理模式“MyGM”和在线集卡模式“MyFACTION”。
经理模式,顾名思义,就是由玩家扮演WWE旗下四个子品牌之一的运营者,通过挑选和签约摔角手,安排比赛、演讲,推广宣传等一系列操作与AI控制的另一个子品牌竞争。说白了,这个模式就像是自由度更小、模拟性更强的传统“UNIVERSE”模式。
“MyGM”模式的开场要先进行“选秀”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的经理有着各自不同的特殊能力,玩家可以在现有的五位经理中选择,也可以自建全新的经理,算是不至于显得缺乏存在感。
不同经理拥有的特殊能力使得他们不至于沦为龙套
实际上,加入经理模式的思路,我个人是相当认同的,毕竟我本身就是个模拟游戏爱好者。而对游戏自身而言,经理模式的加入也为它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以往在游戏中只是个NPC的经理,成为了玩家可以控制的角色,对玩家而言也是一种全新的视角与体验。
然而不幸的是,诚如俗话说的:万事开头难,作为首次引入的模式,“MyGM”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而所有问题中最大的,就是比赛安排的设计问题。
在“MyGM”中,比赛安排是否“得当”,完全取决于摔角手的“类型”,比如下图,类型为“Cruiser”的埃迪·格雷罗只有搭配类型为“Giant”的巨人安德雷才能达成“得当”的比赛安排(提示的形式是绿色的外框),而其他不同类型之间也有着明确的对应关系。这在我看来是完全不切实际的,因为看WWE的朋友都知道,一场比赛安排得怎么样,主要取决于参赛双方的实力和人气以及比赛的规则,而与什么“类型”毫无关系。举个例子,我安排了一场送葬者VS“冷石”奥斯丁的铁笼赛,观众们都High翻天了,你却告诉我:“不行,他们都是‘Fighter’,这不是一个好主意。”这不是在搞笑吗?
不以能力和人气以及关系作为比赛安排的评判标准而是以所谓的摔角手“类型”,无论怎么看都是相当离谱的设计
这种奇怪的设计,完全破坏了整个经理模式的体验,与之相比,什么“模拟比赛评分过低”,“模拟比赛胜负毫无逻辑性”等等问题,倒都是次要的事了。
喜欢模拟比赛?一星拿好!(滑稽)
说完了“MyGM”,再来说说“MyFACTION”。先说结论,对“MyFACTION”这个模式,我个人是相当不看好的。且不说体验过程中隔三岔五地连接服务器失败,其本身存在感就相当稀薄,作为游戏中的“内购”模式,“MyFACTION”基本可以概括为“必须联网的单机氪/肝抽卡游戏”。也就是说,不论你是氪是肝,在这个模式里买的东西、抽的卡,除了你自己根本没人能看到,更别说去和别人PVP了。因此,我对这个模式面向的受众群体感到相当疑惑,因为在我看来,除非是重度收集癖,否则恐怕很少会有人对这种模式有兴趣吧。
必须联网的单机抽卡游戏,2K,真有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