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和我老爹也有一段在一起打游戏的时光…虽然用“一起打”游戏来形容可能不大贴切。在台式电脑还是稀罕物件的零几年时,更多的时候,鼠标的操控员都是老爹,我则负责站在椅子后面观望,以及靠端茶送水的殷勤劲儿见缝插针地玩上十几分钟。
就像这样
那个年代的PC游戏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个礼装铁盒巧克力。有太多好玩的游戏令人目不暇接,以至于对当时还是小学生的我来说,想一一记住它们的名字是一件很难的事。
我开始使用代号。
《反恐精英》是“打枪的”,后来升级成半条命;《侠盗猎车手》是“抢车的”,很久后我才知道这个系列叫GTA;而像《要塞》《盟军敢死队》《暴力摩托》《地球帝国》《大航海时代》之类的“时泪”游戏,我还是在拥有了自己的PC后,才慢慢靠着搜索引擎把它们找了回来。
当然了,那时候也有为数不多能牢牢记住名字的游戏。一款是《帝国时代》——我经常会开着简单难度,在里面盖一下午的房子,然后因为不忍心把电脑推掉而草率结束一局;另一款,就是三国迷的老爹和我长途征战过不少时间的《三国群英传》。
《三国群英传》在那时候吸引我的最大一个原因,就是它够直球。和同世代的很多小三国粉丝一样,比起聊邓艾钟会、孙权陆逊等人的政治戏码,三国在那时候最让我们神往的,还是名将们驰骋沙场,于乱军中取上将首级的快乐。最早期的《三国群英传》就很对我们胃口了,几乎没有内政系统,只要打开游戏,就可以从头杀到尾,看着满屏小兵互相对砍,武将穿插其中纵马舞枪,相当爽快。
要知道,在千禧年前后那会儿,我所在的小县城连GBA的持有率都很低,不少小玩家对于三国策略游戏的印象还停留在FC卡带的《三国志·中原霸者》上,画面是这样的: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一款即时制,大规模,拥有完整兵种克制,3D兵人在线对砍,甚至还有独立武将和武将技的游戏,那简直是刷新世界观级别的新锐作品。
2025年春节,《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上映后,迅速打破中国影史票房纪录
不体面,那就帮他们体面
这届网友牛 俳句都能玩出花 脑洞可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