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氪爆银行卡?
在如何处理这类事件上,国家其实一直有着相对明确的法律法规。简单来说,8岁以下儿童作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理论上所有游戏充值款都可以追回;而8-18岁的青少年则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假如充值金额明显不与其年龄和心智相匹配,且父母不知情或不允许,那么也理应退款。
至于如何评判充值行为是否与8-18岁青少年匹配,国家新闻出版署在去年底发布的《通知》中提供了一些指导意见:8-16岁玩家单次充值不得超过50元,每月累计不得超过200元;16-18岁单次和每月累计充值对应的额度则分别是100元和400元。
《通知》在落实实名制、控制游戏时间、限制充值金额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
然而这些规定实际上只有在未成年人用自己的信息注册账号时才能被有效执行。大多数闹出事的熊孩子,为了规避游戏的“防沉迷”系统,都会盗用家长或者其他成年人的身份进行注册;对如今许多中国家庭的小孩子来说,获取父母的支付密码也不是太稀罕的事。因此尽管大家都认同国家的法律法规,但充值账号和支付信息毕竟挂着家长的名字,游戏公司又如何分辨充值行为是否真的是小孩子做的呢?
于情于理,游戏公司都不可能单凭用户的片面主张就直接退款,否则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甩锅未成年人”吃后悔药。事实上游戏公司每天都要在海量的“未成年人退款申请”中分辨真伪,而在贴吧、知乎、以及各大游戏论坛上也能找到许多成年人发的“求助帖”,大意基本上都是:给游戏充值后突然反悔了,于是寄希望于甩锅给儿子或弟弟,并厚着脸皮公开寻求伪造证据的技巧。
2018年的时候,甚至有家长把快手这款“游戏”告上法庭,理由是自己年仅9岁的儿子在快手里充值了1万多元购买装备,因此要求快手退钱并赔偿。快手公司在法庭上说明了自家产品是短视频软件、而非一款游戏后,原告家长则又当庭改口,声称儿子是在花钱打赏主播。随后快手给出后台数据,指出涉案账号的注册信息属于孩子的父亲,且1万多元的充值款几乎全都被用来打赏在视频里“展示身材”的性感女主播。最后,法庭无法相信一个9岁孩子的生理发育程度能够做出这种行为,宣布家长败诉。
试图通过伪造证据来谋取利益,往往会作茧自缚
而对于真正被熊孩子“坑害”的家长来说,假如要依赖司法途径追回款项,根据民法法则“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需要承担提供证据的责任。家长需要证明的要素包括但不限于:1.游戏是孩子在玩;2.充值是孩子在操作;3.自己不知情或不认可……
诚然,在当前已有的案例中,已经涌现出了一批行之有效的举证思路。比如当今很多游戏都可以用QQ、微博、微信等第三方外部账号登陆,假如游戏关联的外部账号属于孩子本人,法院往往更愿意采信游戏账号也是孩子在用。还比如,家长可以提供游戏内的社交信息——假如和该账号长时间一起游玩的亲密好友、或者公会伙伴都是孩子在现实中的同学、朋友,家长的主张也更容易得到法院认可。此外,假如受害家庭的条件极其特殊,比如提出证据指出孩子挥霍掉的是给家人做手术的救命钱——法院往往也会因为给游戏大额充值严重违背该家庭的利益,而推定该行为没有得到家长认可。
虽然游戏实名认证是单独进行的,但很多游戏都允许用第三方社交账户进行登录。假如可以证明关联的第三方社交账号属于孩子本人,法庭往往也会相信游戏账号也是孩子在用。
然而上述思路都需要非常特定的客观条件进行支撑——要知道,并不是所有游戏都能让你找出是孩子本人在玩的证据。更重要的是,就算能证明家长主张的某个单一环节,但严丝合缝地证明整个逻辑链条依然困难重重。在实际法院宣判的相关案例中,家长一方的成功率非常低,绝大多数都是因为证据不充分而被驳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