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号之外,育碧的游戏世界里缺乏代入感与真实感。
玩家所探索的游戏世界完完全全就是一个虚拟的,人为构建而成的世界。因为这些世界里缺乏细节,角色缺少与这个世界的互动,路人们的行为甚至缺乏逻辑。整体上,给玩家带来一种“这个世界里只有你一个活人”的微妙感觉。
(将细节放大,将游戏互动做到极致的代表就是《荒野大镖客 救赎2》)
另外,育碧的游戏目前也缺少优秀的剧本和导演。在游戏里,很少出现让人印象深刻的故事桥段和人物,一些剧情里的运镜又不尽人意,很难让玩家产生共鸣。或许,这就是育碧不再推出故事驱动的线性游戏的原因。
(《细胞分裂:黑名单》可能是育碧最后一款故事驱动的线性3A游戏)
同质化与空虚感,让育碧背负了公式化游戏的骂名。这是育碧式流水线生产模式的根源。
(就像是将已有的素材放在固定的模板上生产一样,这就是流水线生产)
第三个问题来自于育碧现在的游戏运营模式——持续性运营。
这种模式最直接于网游,比如《彩虹六号:围攻》和《全境封锁》。当然也可以套用在单机游戏上,就像《刺客信条:起源》和《刺客信条:奥德赛》。
运营模式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不然也不会出现那么多成功的网络游戏。可是育碧缺乏经营这类游戏的经验。
育碧很擅长经营游戏社区,这使得育碧的每款游戏都能收获数量众多的粉丝。但育碧似乎并不善于合理听取来自玩家的意见,做出符合玩家的改动。《彩虹六号:围攻》的电竞化和《全境封锁2》的装备系统就是例子。
(当然,还有土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