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憾和残缺的“物哀美”
(以下内容有剧透,如果仍没玩过这款游戏,并且想要亲身体验的玩家可以跳过这段)
虽说作为“日恐RPG四大神作”之一,《恐怖美术馆》既没有《狂父》的恐怖,也没有《魔女之家》的阴暗致郁。
但我认为,它并不只是想要通过“恐怖这一元素”给大家带来阴影。
魔女之家
就像《传说之下》这款游戏,同样由RPG Maker制作,虽然画面简陋,但依然是几乎所有玩过或是云过这款游戏的玩家们公认的神作。
而《恐怖美术馆》所要展示的重点也不是恐怖元素,而是它所要传达的故事和背后的情感。
在游戏中,除了主角,还有另外两位重要的角色。
在游戏的前期,我们会遇上一位身材高挑纤细的“紫发少年”加里(Gary)。
虽然在一开始,我对于这样一位突然出现,并且在口癖方面有些怪怪的男士有些防备,但是在之后的相处过程中,你会发现他是一个非常贴心的同伴。
有些女性化的自称
无处不在的关怀,会在自己晕倒的时候给我们披上衣服,还会主动给我们讲解不认识的文字,在阴暗的美术馆中,加里给了我们一些温暖和慰藉。
另外一位同伴,是困在美术馆内和伊布同龄的女生梅爱丽(Mary)。
相比于伊布有些安静的性格(没错,主角是个哑巴),梅爱丽性格会活泼许多,往往在谈话间,能够感受到她的天真烂漫的性格。
但游戏中的“三角组合”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的牢固。
在游戏中,每个角色都有着代表自己生命的玫瑰——伊布是红玫瑰,加里是蓝玫瑰,梅爱丽是黄玫瑰。
在传统美术的色彩中,红黄蓝就是三原色。
在三原色中,任何两个颜色相互融合都能变成其他颜色,唯独三个颜色混在一起,则变成了浑浊的黑色。
三个人的所代表颜色,暗示着他们注定无法全部逃出这座美术馆。
在三个人中,梅爱丽是在玩家中最有争议的一位人物。
事实上,她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人物。
她是格鲁特纳人生中创作的最后一件作品。注定要被困在美术馆一辈子的她,在看到伊布和加里的到来时,看到了逃离美术馆的希望。
有的人认为,梅爱丽虽然可怜,但她的出逃实际上是牺牲本不该牺牲的人,获得本该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但也有的人觉得她并不是大家想的那样,是个无恶不作的坏孩子,也不该受到网友们压倒性的谴责。
在此,我引用一下岚少在微博发的回复:
“有争议是因为她确实是作者花费最多笔墨曲塑造的角色”。
Mary这个角色从Ib这个游戏诞生至今,一直是一个争议性非常大的角色。
有人为她的身世而动容,情不自禁地心疼她的境遇;
有人觉得她可怜而可恨,无法因此容忍她的所作所为。
在我看来这正是作者厉害的地方,把这样一个单纯却又复杂、天真而残忍、充满矛盾性的角色塑造得栩栩如生。
她没办法用绝对的“善”或者“恶”去概括,但作者让她的行为动机在游戏中都有迹可循,合乎情理。
正因为每一位角色都有着属于自己的魅力,在加上永远无法Happy Ending,无论结局如何,都会在玩家心里留下遗憾。
而这种“世事两难全”剧情发展,也正和日本所钟爱的“物哀美学”类似,游戏所带来的遗憾感与残缺感深深吸引着每个玩家。
或许这就是《恐怖美术馆》的魅力所在。
K'不仅长得帅,插兜走路的姿势又给人一种酷酷的感觉,所以在最近被不少网友模仿翻拍整活,并且搭配上文案标题“神的步伐”拍成了视频。
也是在游戏里相上亲了。
2025年又一离谱事件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