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姓家奴的强力打手?明明是一曲忠诚的赞歌!”
陷阵营,是由吕布部将高顺组建的重甲步兵队伍,从组建到编制解散为止,实际规模大约只有700人左右,却号称“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相比于前面提到动不动就数万的丹阳兵,陷阵营是一支不折不扣的特种兵团。
而陷阵营一直保持少数精锐的编制不扩编的原因很简单——这支部队最大的特点就是人均装备了精良的铠甲,是一支作为先头部队冲锋陷阵的重步兵兵团,打造成本限制了部队的规模。
毕竟在三国时期就有这样一句俗话——一甲顶三弩,三甲进地府,那时候允许人民带兵器,私藏铠甲却是死罪,因为早期冶炼金属的技术不够发达,导致大多数部队士兵的制式防具都是皮甲,铁铠的制造成本高昂。
全部都由甲士组成的陷阵营,一支几乎刀枪不入的重步兵兵团,放到战场中无疑就是一台巨大的绞肉机,对于身穿皮甲的普通士兵来说简直就是降维打击,不难想象其战斗力有多么可怕。
陷阵营的超强战斗力,也离不开一手打造它的灵魂人物——高顺。
在史书上,高顺其人生年已经不可考,《三国志》没有专门为他立传,后世连他字是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吕布大概是192年出走长安,身边只有张辽、成廉等亲信,到了196年吕布趁刘备东击袁术于淮水时,袭取刘备的根据地下邳,陷阵营登场,高顺已经是“营长”了。
从后面高顺得不到吕布重用来推断,高顺大概率是带“资”进组,所以陷阵营的组建过程没有任何史料能证明。
高顺其人,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天生的军人,在《汉末英雄记》的记载中,他“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馈遗”,相比于上司吕布的“轻狡反复,唯利是观”可以说是人间之鉴了,在主将的表率作用下,陷阵营成为了当时为数不多军纪严明的部队。
单兵作战能力极强,统帅又颇具大将风骨,所以尽管陷阵营的可考战绩不多,但都很漂亮。
在公元196年的郝萌之乱中,吕布惊慌失措携家眷跑到高顺营中,高顺通过叛乱者有河内口音,很快就找到了叛乱源头郝萌,并且率领陷阵营平息了叛乱。
198年可谓是陷阵营的“营”生巅峰,因为买马的金子被刘备劫走,吕布派遣高顺和张辽攻打当时刘备的大本营沛县,很快啊,陷阵营不费吹灰之力就大破刘备军,曾经高祖的龙兴之地,变成了刘家后辈的伤心地。
被拿捏惯了的刘备倒没有气馁,他转向曹操求助,或许是老兵之间惺惺相惜的情谊“作祟”,刚在宛城吃了大亏的曹操立即派夏侯惇援救刘备,面对两大老兵组成的联军,陷阵营又夺得一场漂亮的大胜,联军被打败,刘备家眷又双叒被扣押,主帅夏侯惇也在此战中失去了一只眼睛。
曹刘联军的溃败原因不难猜测,当时曹操和刘备都算是“流寇型军阀”,没钱没粮的那种,部队编制以步兵和少量轻骑兵为主,显然没办法对抗装备精良的重步兵军团。
假如那时候刘备有了白毦兵,胜负还真说不好
但高顺肯定没想到到,陷阵营在走上人生巅峰之后,急转直下会来的如此迅速。
一方面,因为并非嫡系出身,高顺屡次受到吕布猜忌,几乎被半剥夺了兵权,吕布把陷阵营交给了魏续统帅,在失去了主心骨之后,陷阵营再无亮眼的战绩。
另一方面,198年9月,眼见夏侯惇失利,曹操出兵亲征吕布,吕布三战三败,被围困于下邳。
同年12月,众叛亲离的吕布被部下捆绑于白门楼上,一代飞将最终只落得个惨淡收场。
比较讽刺的是,投降的将领中,就有受到吕布“信任”的魏续,而高顺,是吕布军中唯二誓死不降,引颈就戮的大将。
至于陷阵营的最终结局,历史书并没有给出答案,有人说他们在吕布最后的突围中“自将千余骑出战,败走”后被团灭,也有人说这支部队被曹操打散收编了。
不过1年之后的官渡之战时期,曹操在《军策令》中这样说:“袁本初铠万领,吾大铠二十领;本初马铠三百具,吾不能有十具。”
看来,像陷阵营这样以精良铠甲为武装,组成小规模强大战斗力的特种兵团模式,并没有在之后得到推行。
在《率土之滨》中,陷阵营的兵种特性是“当自身兵力首次低于初始兵力的一定百分比时,造成的伤害提高,持续到战斗结束”,在玩法上,越挫越勇的机制符合历史书上对于这支部队“陷阵之志,有死无生”的评价。
而当武将高顺转换兵种为陷阵营之后,还可以获得“发动主动战法伤害提高”的增益,配合他的基础战法“登锋陷阵”或者是可拆战法“甚陷不惧”能够在绝境中发挥最大的潜力。
高顺和陷阵营的完美组合,很难说不是制作组在为吕布识人不明而感到惋惜。
一夜之间,年轻人集体换上了“业主群闹事头像”。
老实说,袈裟还是得争取的
游侠网有幸采访到了11 bit工作室联合项目主管兼首席设计师 Jakub Stokalski先生和11 bit 工作室联合项目主管兼艺术总监Łukasz Juszczyk先生,在采访中他们为玩家们揭露了关于游戏设计的大量信息,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