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份恶意的形成,很显然责任不全在未成年人本身。
2021年8月9日,也就是《通知》发布大约一个月之前,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在线上举行座谈会,发布了《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网络游戏现象调研报告》。
在那次座谈会上,我们听到了大量“深受网络游戏所害”的家长们对于游戏激烈的控诉。
“因为玩游戏,我的孩子得了重度近视。”
“今年3月份开始不让他玩游戏,我们把网断了,他要上吊。”
“该做的我都做了,我找过心理医生,我打过孩子,我摔过手机——只要我能想到的,我都做了……”
我想,可能是因为在游戏行业中工作了好几年给我带来了某种错觉,让我觉得电子游戏正在变得能够“上台面”、整个行业正在“稳中向好”;而现实是,家长们,甚至是许多年龄不比我大多少的家长们,在面对教育问题时,想到的只有“关掉游戏”。
“当代林则徐”
就像带着大喇叭、挂着横幅骑行中国两年,呼吁关闭网络游戏却甚至不知道自己儿子沉迷的是哪一款游戏的郑立书一样,家长们在前两天网易宣布《魔兽世界》国服即将停服时拍手叫好,对这款老迈的过时游戏并不会吸引到多少未成年人一事充耳不闻。
已经“做了能想到的所有事”的家长,也许正在偏见与盲目中选择闭上眼睛。
“孩子们有救了!”
在今天,在《报告》发出后,我们看到了“史上最严”的政策的成效。终于,在漫长的努力后,我们得到了一个未成年人不再沉迷游戏的理想世界。但是不再沉迷游戏的未成年人,真的就会有稳中向好的明天吗?
网络上曾经盛传过一封留守儿童给志愿者的信,写的是“谢谢你们的礼物,但是我们不想要课本,只想要一部能打《王者荣耀》的手机”。
我记得,在小学初中的时候,我总是和朋友一起在学校门口的小卖部租游戏机玩。面貌像猴子一样的老板收费是两块钱一小时,我们在对面停车场的石墩子上,一玩就是一个下午。租来的GBA里跃动的龙珠小人和回家时间美丽的晚霞——这可能是我少年时期最好的回忆之一。
而如今,手机(即现在的“游戏机”)租赁成为了“黑灰色产业”,疫情又让孩子与户外活动无缘,在最好的青春和最躁动的年纪,他们还能做些什么呢?
当然,这种手机租赁确实是黑灰色产业
写下那封信的少年需要的其实并不是《王者荣耀》本身,而是一个交流、沟通、合作、付出努力得到成就感的窗口。
少年人旺盛的经历和膨胀的好奇心总归需要一个出口,如果不在电子游戏,就会在别处。根据《报告》提供的数据,在课外活动中选择网络活动的未成年人占比达到了90.48%,而选择用短视频取代游戏成为新的娱乐方式的未成年人较去年有了显著的增加。
图源伽马数据
图源伽马数据
讽刺的是,在电子游戏禁令实行的这一年,阅读课外读物的未成年人占比骤降了22%——如果从孩子们的生活中被除名的网络游戏不能再背上导致他们“学坏”的锅,那么下一个被攻击的对象会落在何处自然不言而喻了。
当然,这些都不是现在需要急迫地考虑的问题——至少和女朋友都不知道在何处的我无关。在看这篇文章的成年人只需要知道的是,2022年11月22日,未成年人被宣布不再沉迷网络游戏,“网瘾”在这片大地上第二次(可能是第三次)被战胜了。
可喜可贺。
代替《孤勇者》成为小学生最爱的“电摇”(图源B站@康康大锅)
对于他们来说,这一动作的出处正是《和平精英》
2025年又一离谱事件发生了。
这下妙手不如举手了
这其实是一部岛国“爱情动作片”,更准确点来说,是一部相当少见的特摄艾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