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全公主(孙权大女儿孙鲁班)和朱公主(孙权小女儿孙鲁育),都是孙权最宠幸的步夫人(练师)的女儿,或许是为了弥补没儿子不能封皇后的遗憾,孙权对于这俩姐妹也是宠爱有加,放纵她们养男宠,还给她们说媒,嫁的还是周瑜儿子,朱桓从弟这样的好人家。
两个好女儿怎么回报自己的老父亲?
她们分别带队支持太子和鲁王,朱公主为首陆逊、顾谭、吾粲、朱据、滕胤等支持太子孙和,而全公主为首步骘、吕岱、全琮、吕据和孙弘等则支持鲁王,在两位公主的“带领”下,满朝文武都开始或主动或被动地行动起来,堪称全明星大乱斗。
就连“宋慈”,哦,那时候的他还是砸死一个算一个的琅琊少年诸葛恪,他深受孙权喜爱,升官已经和坐火箭一样快了,就算宠臣如他,在这种大势所趋之下也不得不逼着站队。
可以说在两位公主干政下,这场夺嫡之争搞得朝堂乌烟瘴气。
那么晚年的十万干了什么?
首先,在失去太子孙登的巨大悲痛中,他作为一名61岁的“高龄产夫”和潘夫人造出了第七个儿子孙亮。
然后,250年,孙权废太子孙和,赐死鲁王孙霸,将其曾参与谋害太子的鲁王党羽全寄、吴安、孙奇诛杀,正式立最小的孙亮为太子。你说要是他想在两个儿子间养蛊,挑个最合适的接班人也就算了,但这场党争的最终结局我想是许多大臣都没想到的。
除此之外,在他一通操作之下,吴国后期的辈分乱到辈分计算器来都要死机。
举几个例子,孙权为第六子孙休娶了朱公主与朱据的女儿,让孙休这个舅舅娶自己的外甥女。
他还为第七子孙亮娶了全夫人,全夫人是孙峻姐夫全尚之女,还是孙亮姐姐全公主的侄孙女,孙峻又是孙权侄孙,孙亮的侄儿,捋一捋辈分,孙亮等于是娶了侄儿的外甥女,而侄儿这时又变成了自己的舅舅。
这场被后世成为两宫之争/南鲁党争的吴国内斗,为当时的吴国政坛营造了一份浮躁的气氛。
数不清的优秀人才因为站错队而遭到清算,在此之前东吴年轻人大多都是靠打境内的山越建立战功,而那时候很多人都借着这次宫斗上位,江东老牌家族和后来的新淮泗集团也希望借此打败对手,make 东吴 great again。
可以说是孙权晚年“嫡庶不分,闱庭错乱”的暧昧态度,最终导致了“殃流后嗣”的严重后果。
总有小老头儿说,三国是一部自己这种年纪看不了的权谋剧,事实证明,至少234年之后到260年为止的三国故事,是一部充满肥皂味儿,关系混乱的宫斗剧。
不止是大吴,大魏,从曹丕曹植夺嫡,斗到司马懿曹爽争权,最后连国家都斗没了,大蜀,从诸葛亮李严荆益之争,斗到姜维一人diss满朝文武,最后也把国家斗没了,在此期间姜维九伐中原,诸葛恪借着东兴大捷想要乘胜追击,都遭到了群臣反对。
三国都忙着内斗的此消彼长之下,处在三国交界的荆州反而难得有了一段还算和平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