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S的开山鼻祖——西木工作室(Westwood)1985~2003
西木工作室的兴衰离不开自身的公司组织架构和当时的外部游戏环境。西木的两位创始人:布雷特和路易斯。这两人在1985年成立了这家工作室,一开始两人只是接一些游戏的移植工作,在包工积攒了一些资金后。终于在1988年,推出了第一款游戏《火星传奇》,由EA帮助发行。这款游戏在市场上反响平平,但为两人积累了宝贵的游戏开发经验。1992年,他们的这家公司被维珍(virgin)收购,并正式更名为“西木(Westwood)”。
恰巧此时的维珍手上有一个超级大IP《沙丘》的版权,并将这个版权交给了刚刚纳入麾下的西木工作室。经过马不停蹄的开发,终于在1992年的最后一天,维珍发行了这部被游戏史所铭记的游戏《沙丘2》。作为公认的第一款RTS游戏,这部作品为后世的RTS的建立了一系列规范模板,融合了经济、建造、探索和战斗系统,翻开了游戏历史上属于RTS的篇章。
在1995年,流芳百世的《命令与征服》横空出世。在《沙丘II》游戏方式和界面创意的基础上,《命令与征服》加入了早期的3D图案以及真人电影,并且加入了另类流行和摇滚配乐与技术要素以及更先进的游戏方式。在此期间,维珍为了配合西木的工作,也专门成立了一个工作小组——维珍北美分部,来辅助西木的工作。
1998年,EA相中了维珍,将其直接买下,当然,西木是EA豪掷千金的重要理由。当时的西木占到全美游戏市场的6%,EA则是有20%,强强联手,未来看起来一片光明。EA也允诺给予西木足够的自由。同时,之前的辅助小组,将维珍北美分部交给了西木,并将其改名为“西木太平洋工作室”。因此,我们所熟知的西木并非只有一家,而是还有着分部的。
西木一时风光无两,然而,仅仅过了五年,在2003年的1月,EA就宣布,西木工作室被解散,剩余的人员加入了EA洛杉矶工作室,太平洋分部则成为了EA太平洋工作室。西木成为了历史。
西木本部的解散和消亡原因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没有足够优秀的作品。我们熟知的《命令与征服:红色警戒》《命令与征服:将军》,甚至《nox》都是由太平洋分布所开发的。而本部游戏的销量一直不佳,在这五年中,本部唯二的两款大作《沙丘:帝王之战》和FPS《命令与征服:变节者》都遭受商业的惨痛失败。并不是因为游戏质量太糟,只是因为同时期的对手太强。RTS前有自家《红色警戒》,后有隔壁暴雪的《魔兽争霸》《星际争霸》。而FPS则与EA自家DICE的《战地:1942》撞了档期,在这样怪物级别的对手面前,西木的财务报表实在有些难看,最终让EA痛下杀手。
《沙丘:帝王之战》与《星际争霸》
《命令与征服:变节者》和《战地:1942》
抛开这个主要原因,两位合伙人的理念分歧也导致了西木的短命。在五年合同到期后,布雷特想要脱离出EA,路易斯却恰恰相反。之后布雷特出走,创办了岩石壁画工作室,主要还是做RTS,而路易斯则在后来负责掌管EA洛杉矶工作室。开创了一个时代的工作室就此消亡,RTS也逐渐式微。
2025年春节,《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上映后,迅速打破中国影史票房纪录
不体面,那就帮他们体面
这届网友牛 俳句都能玩出花 脑洞可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