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津津乐道地分析着詹姆斯、薇拉、妮可和芙兰等首发角色,一方面热衷于将他们和DNF的角色架设出某种联系,一方面,又希望能在一些相似点上找出新颖之处。
《超激斗梦境》的地图选取界面,也很有些既视感
而在游戏的战斗系统层面,当浮空连击、转职系统、地下城副本……这些DNF玩家熟知的要素出现在一款俯视角的2.5D游戏时,人们似乎发现,这个曾经玩家们在贴吧盖楼时聊过的“野路子”,竟然看起来很是行得通。
“如果DNF不是横版的会怎样?”,在当年是很多DNF社区的月经贴
一时间,很多玩家都在猜测这款新游的“刷图”会是怎样一种体验,已经是就等开玩的状态了——却没想到,在2019年初的这次精英测试后,《超激斗梦境》泡在了测试池里,先后又推出了共研服测试,终极测试……等一系列小范围测试。
这些测试版本少则几天,长有月余,但对于普通玩家而言,想进入游戏畅玩还是会有些费力的。直到今年CJ,这款游戏才终于结束了这波长跑。从首次公布时间算下来,已经有两年半了。对于一款网游来说,《超激斗梦境》的测试历程,确实算是有点长了。
从上面的“20”可以横换“21”,你就知道官方的咕咕咕程度了
两年半,《超激斗梦境》用来做了些什么?
如果我用“打磨”来回答,可能会显得有些敷衍。但从首测到现在本作的观感而言,这的确是《超激斗梦境》的开发团队一直在做的。
比如说,相比起许多首次测试的游戏,《超激斗梦境》一开始就有着很不错的完成度,首次试玩就开放了芙兰、薇拉、詹姆斯、妮可等四名角色,且各自都拥有着一套和DNF类似的转职系统,也已经奠定了相当多延续至今的游玩基调,比如副本和BOSS设计等。
但和现在公测版本做对比呢?
分别玩过20、21年两个测试版本的我可以给到一个明确的回答:差别真的挺多的。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角色的转职树。在19年版本放出的四角色,都只有一个转职选项。而在21版本的《超时空梦境》,每一个角色都有了第二个转职选择,比如芙兰就可以转职为倾向大范围火力压制的枪炮手,亦或者利用多功能无人机主战的鹰眼;而妮可则有了海妖/蓝鹰两个分别注重于输出和辅助的职业选项。同一个角色有了更多的细分玩法,这在DNF和《冒险岛》等韩式游戏已是保留项目,也自然是《超激斗梦境》需要做到的。
除了已有四角色的职业体系优化外,《超激斗梦境》还加入了原创度很高的新角色“灰羽”,他拥有的阴影之王和阴影木偶师两项转职,分别专注于变身压制和远程控制,补全了原有角色体系中缺失的“输出法师”这一块拼图。
2025年又一离谱事件发生了。
这下妙手不如举手了
这其实是一部岛国“爱情动作片”,更准确点来说,是一部相当少见的特摄艾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