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忍受过盗版商在《超级机器人大战》中“泥鸽火箭”“葡萄漏斗”翻译的玩家,在接触到网络上各种高质量的汉化版游戏后,简直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所以我对汉化组充满了憧憬,之前也查阅过一些相关的资料,了解过一个汉化组到底是怎么运作的,前几年还去考了N2。
▲没想到越来越多的中文游戏,让许多汉化组都失了业
这里可以给已经习惯了什么游戏都有官方中文,甚至不知道游戏界还有汉化组的朋友们来做个小科普。
待汉化的文本在导出后一般都是杂乱无序的,而汉化过程中不会先把文本排列成游戏中出现的样子,而是直接按照导出的顺序分配给不同的翻译人员,同一段话很有可能会被分配给不同的人进行初翻。
因为翻译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表述习惯也有不同,最后常常会出现一段话表述的不统一、上下文衔接不流畅的问题。
这就需要“校对”和“润色”出场了,其实二者差别不算很大,校对负责修正语法标点错误,而润色负责修正用词不恰当以及让文章更具可阅读性,在游戏汉化中,对润色人员的要求更高,一般需要对这个游戏系列非常了解,还得有过硬的外语水平和中文素养者,才能担任。
一般大的翻译公司会分别设立校对和润色(甚至还会有更进一步把关的译审),而小点的汉化组就只能润色兼职校对了。
如果说翻译的工作是忠实于原文的信,那么润色(校对)的工作就是文辞通顺的达和有文采的雅了。
从翻译、校对、润色的分工来看,《勇气默示录2》的问题大概率是出在润色这一块上了,如果翻译组在汉化之前没有定制一个“把它汉化成武侠游戏”的目标,那么翻译基本上只负责把日文直接转化成白话,而像是贯穿整个游戏的少侠、本宫、本座称谓,以及文言文和诗歌台词,都是润色在后期才加上的了。
当然负责验收外包翻译工作的SE也有很大的责任。
误判了玩家对于“达”和“雅”的接受程度,忽略了文字在RPG中代入感营造的重要性,《勇气默示录2》充满了翻译组的过度卖弄和别扭感,在中文玩家圈子的饱受争议,也无可厚非了。
▲好玩的是,翻译组去年还在facebook上cue了宝可梦的简中翻译
最后,我也不指望SE能良心发现,把港台版本的《勇气默示录2》的翻译工作推倒重做了。
我只想一人血书跪求《勇气默示录2》再出个翻译正常的简体中文版,我们有那么多懂《勇气默示录》,技术优秀又为爱发电的汉化组和玩家,为什么要把这份工作交给连这个游戏是东方武侠还是西方奇幻都分不清楚的翻译公司呢?
大家都刷几遍了?
“我不是卡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