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别5年后带着官方中文回归,本以为能在这片新市场上收获更多的粉丝,没成想也是因为中文,《勇气默示录2》在中文玩家圈子里栽了一个大跟头。
在宣传阶段,被自己的发行商万代南梦宫给背刺了一刀,机翻成《勇敢的默认2》堪比当年的“老头滚动条”也就算了,等期待许久的玩家把卡带插进机子里,刚准备在新大陆上展开一段波澜壮阔的旅行时,看到那一个个无比熟悉,却也相当陌生的字眼,大家都傻眼了,顺便也对之前外国玩家在玩“专八旅人”时的痛苦感同身受了。
我的意思不是游戏没翻译或者机翻就上市了,而是中文版的《勇气默示录2》,成功做到了每个字,每个词大家都认识,但放进游戏里却莫名让人感到违和。
让我用更说人话的表述来形容《勇气默示录2》的中文翻译,那应该是它这次没说人话。
而这种感觉大概是从打开游戏后,看到序章标题“孤鸿海上来”后就开始产生,并且影响到了游戏每一个角落的体验。
这几天游戏中吟游诗人的技能翻译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大风歌,梁甫吟,永遇乐·怀古,看看这些名字,哪是让人做吟游诗人啊,这是在培养国学大家吧。
▲在一堆诗歌技能名中,还很白话的加了个“发挥表演欲”,让我这槽都不知从何吐起
为了做对比,我找到了日版的技能名字,包括我在内的很多玩家都表示,看日语中的几个汉字也能大概猜到技能效果,看到翻译的汉字却一头雾水了。
就比如吟游诗人的技能“不落要塞の頑迷な詩”,一般玩家看到“不落要塞”“頑迷”大概也能猜出这个技能和防守有挂,它的技能效果效果就是3回合防御力上升15%,日文原名虽然有些中二,但大概意思理解起来不困难。
那么来看看中文版的翻译“大风歌”,难道是因为《大风歌》里最后有“守四方”,所以和提升防御力有关系吗?
可原话是“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翻译成白话就是“怎样才能得到勇士为国家镇守四方”。《大风歌》的创作背景是刘邦御驾亲征平定了淮南王英布的反叛,但国内依然有各处叛乱势力,北边还有匈奴虎视眈眈,抒发了他远大的政治抱负,也表达了他对国事忧虑的复杂心情。
想要把这个名字和技能的BUFF效果联系在一起,有些牵强了吧。不止是吟游诗人,许多其他职业的技能翻译也存在第一眼看到让人没办法理解用处的问题,翻译组到后面可能自己都词穷了,“化伤痛为MP”都出来了。
要是技能翻译这样也就算了了,毕竟,隔壁《女神异闻录》自从4G有了官方中文后,“玛哈”“芙吉”这样的音译技能名也延续到了最新的P5S里,烂的不行,信达雅一边都沾不上,但并没有影响它成为一个代代出神作的系列,至少人家主线剧情说得都是人话,游戏体验没有什么大问题啊。
反观《勇气默示录2》中的剧情对话,男的自称少侠,女的自称本宫,年纪大点的还有自称本座的,许多本来还算中规中矩的翻译,在加上这些称谓之后也显得“雷”起来了。
▲我觉得把这些中二的称谓去掉,游戏中大部分剧情就能变得很正常
游戏中葛萝莉雅公主的护卫,老剑士施隆更是满口之乎者也的文言文,常常还会从嘴里蹦出几句古诗词,像个武侠小说中的大侠一样,而在日语原版中,这些都是很平常的白话文。
这个有巨龙公主骑士的西式奇幻冒险游戏,硬生生因为翻译,变成了一个仗剑江湖的东方武侠游戏,让人甚至产生了在玩霹雳布袋戏的既视感。不得不说在某种程度上,翻译组的功力非常深厚,只是这个力气用错了地方。
倒不如说在看过了两版对比后后,我越来越觉得以我的水平,可能直接玩日版更容易理解剧情。
▲玩《勇气默示录2》的中文版反而有种做阅读理解的感觉
说好听点,这种翻译方式是加入了中二感,难听点就是夹带私货,甚至说《勇气默示录2》是一场词不达意的翻译事故也不为过。
一夜之间,年轻人集体换上了“业主群闹事头像”。
老实说,袈裟还是得争取的
游侠网有幸采访到了11 bit工作室联合项目主管兼首席设计师 Jakub Stokalski先生和11 bit 工作室联合项目主管兼艺术总监Łukasz Juszczyk先生,在采访中他们为玩家们揭露了关于游戏设计的大量信息,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