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学高级环境研究员Marco Springmann透露,“Beyond和Impossible推出的’植物肉’尽管碳排放量是鸡肉的一半,但仍是豆类产品(bean patty)碳排放量的5倍。” 所以,“植物肉”并不是对环境最友好的肉类替代品。
从环保角度看,肉类替代品确实有一定发展空间。但就目前形势看,“人造肉”市场还较小(占肉类市场份额不足1%),想要真正达到理想的环保效果还有很长路要走。
“人造肉”成真肉“终结者”?
新星“人造肉”推出,是否会影响真肉市场份额。目前来说,不会。
去年,消费者对真肉需求保持增长。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数据,到2050年,肉类消费预计将增长近73%。
中印消费者对“植物肉”购买欲望高于美国”中国占62.4%、美国占32.9%
研究员联合巴斯大学、The Good Food Institute(推动肉类替代品的非盈利组织)和长远议题智库中国香港中心(Hong Kong Center for Long Term Priorities)做了个关于中国、印度和美国三个国家消费者对“培植肉”和“植物肉”的购买欲望。
调查数据显示,中国(“非常想”59.3%)和印度(“非常想”48.7%)的消费者购买“培植肉”的热情比美国消费者高(“非常想”占29.8%)。
对购买“植物肉”的中国消费者(“非常想”62.4%)和印度消费者(“非常想”62.8%)的热情程度差不多,远高于美国消费者(“非常想”32.9%)。
总的来看,中国、美国和印度的三个市场的消费者中,中印消费者对“培植肉”或“植物肉”的购买热情都远高于美国消费者。
16%的美“千禧一代”因环境问题远离肉类
目前美国越来越多“千禧一代”关注自身健康。英国市场研究公司Mintel数据显示,16%的美国消费者(以18-34岁群体居多)因为环境问题避免使用肉类产品。
美国金门大学消费者心理研究员Kit Yarrow表示,越来越多“千禧一代”愿意为健康食品花钱,他们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公司价值、是否对环境友好。
世界资源学院(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数据显示,目前美国饮食发生历史性变化,美国牛肉消费量相比20世纪70年代减少了1/3。
“人造肉”的下一步是什么?
“人造肉”受资本青睐的同时,“价格贵”成消费者口中槽点。
星巴克官网显示,一份“别样牛肉青酱意面”近70元,同样的价格可买2.5份的三明治。
据新华社报道,美国连锁超市塔吉特的标价显示,“超越肉类”公司生产的227克重的人造肉饼售价为5.99美元(约合42.39人民币),这个价格可以买到约600克普通肉饼。
“人造肉”产业目前还处在“婴儿期”,除了价格贵问题外,仍需要注意几点。
第一,市场宣传与竞争策略方面,如何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人造肉”?之后,如何鼓励更多制造商加入“人造肉”制造生产行列?其次,竞争策略是什么(通过价格、可获取率等)?最终的落点还是在消费者身上。
第二,竞争关系更激烈。目前来看,很多肉类公司也开始进入“人造肉”市场,推出他们自己的“人造肉”产品。中国植物性食品产业联盟秘书长薛岩透露,“目前上下游企业已有不下40家,也有传统肉类食品加工领域中的厂商参与,其中有超过9成企业都参与了这项标准制定。”美国除了两家新兴“人造肉”公司Beyond Meat和Impossible Foods外,美国肉类巨头Tyson 和Purdue Farms都纷纷推出自己的“人造肉”产品。
第三,“人造肉”市场标准的制定:“人造肉”合格的标准是什么?
当前“人造肉”仍是新兴小众市场,短时间内虽不能真正替代肉类消费市场,缓解消费者对畜牧业的过度依赖和自然环境负压越来越大。但其发展潜力也在不断被开发。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保可持续发展越来越重视、技术快速革新,“人造肉”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