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佩斯大饭店》是一部难以理解的电影,因为它太过于欧洲化。
这部电影除了向大师致敬,就是充满隐喻。简单地将其归类为喜剧、悬疑、冒险或剧情片都过于肤浅。它更像是一部纪录片和文艺片的结合,记录了刘别谦、希区柯克、卓柏林等人留下的经典电影手法,同时也表达了欧洲文明衰落的精神内涵。
要理解这部电影的文化背景,不得不提到两个人——瓦尔特·本雅明和斯蒂芬·茨威格。茨威格是奥地利流亡作家、犹太人、欧洲传统文化的捍卫者,受到纳粹德国迫害,最后在巴西自杀身亡。《布达佩斯大饭店》讲述的是欧洲传统文明的衰亡史,具体而言,是犹太人的流亡史,更细化一点,是茨威格离开逐渐衰亡的精神家园,心碎而死的自传。
瓦尔特·本雅明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评论家、"欧洲的最后一位文人",也是流亡作家,同样受到纳粹德国迫害,最后在西班牙自杀身亡。他在《讲故事的人——尼古拉·列斯科夫作品随想录》中哀叹传统讲故事技术的消亡。《布达佩斯大饭店》采用了四层讲述结构,呈现了一个身临其境的讲故事过程,向本雅明的思想致敬。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随着工业化深入、世界大战、纳粹崛起,人文关怀、人道关怀、实用关怀相关的东西迅速衰亡,理性、集权、现代化、快餐化的东西在崛起。欧洲这块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被铁蹄蹂躏、精神强奸,物质上发达进步了,但传统消亡和丢失,人性也在淡漠。人们习惯了人云亦云,不再用心品鉴文艺,更谈不上思考和探索了。这直接导致了一场华丽的演讲就可以让无数狂热信徒走上战场,也导致了那些有良知的作者们痛心疾首,本雅明和茨威格的自杀就是一种殉道。
在现代化以后的世界,一个孤立的作家,在他与世隔绝的阁楼里面没有感情地量产作品,这样的作品能够打动人心吗?答案是否定的。《布达佩斯大饭店》通过一个讲故事的过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作家应该如何创作——深入生活,关注现实,用心感受,思考探索,这样才能创作出打动人心的作品。
电影中的大堂经理古斯塔夫,是茨威格的化身。他深色金发,年长敏感,用自己的巧舌和身体去满足顾客的需求。他自称是个双性恋,暗示他的工作是满足所有人精神上的需求。而他服务的对象,正是这个社会的精英贵族阶层。
茨威格曾经也是深受奥地利民众欢迎的作家,他的作品有深度的实用人道关怀,和社会及传统有很积极的互动。电影用一种能够被所有人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将这种文化上的互动反映出来,大俗大雅,正是实用关怀和人道关怀的最好体现。
《苹果男孩》这幅画是电影的关键道具,它象征着犹太民族的财富。苹果在圣经中是欲望之果,在欧洲语言中又有劳动回报的意思。犹太民族精打细算,左右逢源,从耶路撒冷撒向全世界,逐渐继承了欧洲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这幅画正是他们应得的回报。
而死者的儿子,一个只关心财富的实用主义者,他暴虐、疯狂、粗鲁,无视法律和契约,修改遗嘱,谋杀律师,追杀证人,对遗产有着变态的依恋,这不就是希特勒的翻版吗?作为同一文化的继承人,他想占有祖先的所有遗产,却完全没有继承到其精髓,同时撕毁停战条约,穷兵黩武,屠杀犹太人......
偷到这幅画以后,在列车上,古斯塔夫曾对Zero说:"我要死在这幅画下面,你看得出来我和画上那个男孩多像吗?"这不是玩笑,而是导演的暗示,暗示古斯塔夫自己就是犹太人,而苹果就是他应该继承的遗产和财富。
然而分秒之后,他又说:"我考虑把这幅画卖掉。"这就是犹太民族的真实写照,从《出埃及记》到《辛德勒的名单》,都表现出犹太民族太过于精明富有而遭到全世界排挤的苦难现实,财富带来的是妒忌和迫害,使他们没有安全感,一直在逃亡。
十字钥匙结社一章十分有趣,古斯塔夫一个电话,全世界各地的酒店同业者就第一时间,不惜代价,义无反顾地来帮他。这不得不让人想到蔷薇十字结社、郇山隐修会等,都是秘密结社,都是分布甚广,都是能力通天,都是内部成员之间有求必应。这是典型的犹太人结社。这一章既是描写茨威格被纳粹迫害逃难途中受到同胞接济和帮助,也是描述犹太人之所以生生不息的原因。
一夜之间,年轻人集体换上了“业主群闹事头像”。
老实说,袈裟还是得争取的
游侠网有幸采访到了11 bit工作室联合项目主管兼首席设计师 Jakub Stokalski先生和11 bit 工作室联合项目主管兼艺术总监Łukasz Juszczyk先生,在采访中他们为玩家们揭露了关于游戏设计的大量信息,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