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左慈”有很多术语上的解释,我需要在比较短的时间内理清楚语言逻辑和指代关系,然后说出来让玩家们听懂。
因为当时我没有看到游戏画面,但根据台词和这么多年看游戏、玩游戏的经验,我大概推测出来很多话是要作为解释性台词存在,如果我解释不清楚,那对于游戏的损伤其实是非常之大的。
这就是我时刻注意的两个难点,一是要保持住自己声线不要丢,二就是要把台词给玩家解释清楚。千万不能说出我自己都不太理解的话,这是绝对不行的。
杉果:各位配音老师在工作中也进行了很多本土化改进,这部分有什么想要分享的经验吗?
李铫:首先《卧龙》这个本子需要翻译这么大的台词量,我们配音还有口型限制,翻译老师已经尽可能地贴合原片的口型进行翻译。同时,翻译的说话方式也非常符合中国人的习惯,当然你说完全符合那毕竟不可能,并且这也是一部幻想题材的游戏作品,你要完全变成文言式,原著三国的那种说话方式也不太合理。所以说,翻译老师首先已经把这个本子做到了他能做到的极致。
然后我们配音演员在此基础之上,遇到一些不太好表现的地方就会酌情和导演探讨表演方式,包括角色的说话方式、语句顺序等等。
语句顺序中文和日文也有一定的差别,我们相比翻译老师配音的实战经验更多一些,所以就会在具体录音的时候进行一定修改,当然整体修改幅度不会太大,因为翻译老师已经翻得很好了。
左慈有很多解释性的话语嘛,我和季冠霖老师就在商量前后语序,包括一些人物名字、人称代词的位置放在哪里,我们都要进行改编。另外,还有个特点就是我们经常看日式作品的人,可能会忽视一个问题:日本作品里面特别喜欢喊人名。
举个例子,我们喊朋友的名字一般就在招呼他的时候喊一声,然后具体说话的过程中往往就会说“你”“我”这种代词代称了。但是日式呢,可能感情表达的方式不一样,他们往往喜欢在整个句子中间,还要大量带入这个人的名字,一次两次还行,太多并不符合中国人的日常说话习惯。所以遇到这种问题,我们就会酌情进行修改。
杉果:李铫老师体验过《卧龙:苍天陨落》了吗?游玩感受如何?
李铫:因为最近实在太忙了,虽然已经安装了但是目前还没有点开。我身边不少朋友已经打完了,其中有几位也是参与《卧龙》配音的演员。我也看他们打过,怎么说呢……我这样的手残党大概率初期黄巾贼那块就过不去吧。
有一些玩得比较好的配音演员,他们会随时给我报进度,某个周日的早上他们不约而同好几个人同时给我发消息说:我找到你了~这非常有意思。
杉果:李铫老师配过许多名著改编作品的角色,那么作为从业者是如何看待改编 IP 的呢?对于《卧龙》中魔改的地方又有什么看法?
李铫:其实我对于三国最初的印象反而不是《三国演义》,因为小孩子不爱看那种大部头的书。
我最早了解三国,其实就是当年街机上玩的游戏,另外就是当时看的一本日本漫画,它也是穿越题材有魔改性质的三国漫画。
《卧龙》剧情并不是发生在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里,更多是从黄巾起义开始,从这些三国英雄还未发迹的时候讲起。它会引导更多玩家去了解后面的故事,并且思考三国原著是怎么样的,这点我觉得非常好。
我那个年代很多同龄人,最终选择去阅读《三国演义》原著,就是因为率先接触了这些游戏和漫画作品,三国改编其实是一个很大的题材,只要不是乱改我觉得都没有问题。
杉果:除了左慈之外,李铫老师最想尝试为哪一位三国角色配音?
李铫:《卧龙》里面其实我蛮试一试袁绍的,袁绍这个人物在三国历史上他是个失败者,但在早期他所做的事情其实更像是主角。
我们受到了历史和《三国演义》原著的影响,习惯把他放在失败者的位置上,其实他也是挺有魅力的一个人。所以,我蛮想尝试给袁绍配音。
杉果:近年支持国语配音的游戏越来越多,李铫老师对此有什么看法,后续还想参与哪类游戏的配音工作?
李铫:我也希望未来使用汉语普通话配音的游戏越来越多。
中国配音真正黄金期应该是在上世纪 80、90 年代,2000 年以后随着一些老前辈年龄的增长和离世,我们的配音行业陷入到了一个青黄不接的时代。当时并没有很多年轻人入这行,可以说后继无人的情况比较严重。
不过近年来网络的兴起,让一些没有接触过配音或者从小对配音感兴趣的朋友有了更多从业的机会,我现在都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在北京从事配音相关的工作。我们有很多的特别棒的年轻人入行。
一夜之间,年轻人集体换上了“业主群闹事头像”。
老实说,袈裟还是得争取的
游侠网有幸采访到了11 bit工作室联合项目主管兼首席设计师 Jakub Stokalski先生和11 bit 工作室联合项目主管兼艺术总监Łukasz Juszczyk先生,在采访中他们为玩家们揭露了关于游戏设计的大量信息,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