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我给他起了个小标题,放在这里刚好:
彼之鸡汤,吾之砒霜
兄弟们,我不知道大家都是怎么想的啊,我单论我自己。
我其实是个心蛮大的人,不管是多大的事,我都奔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原则出发,像我这样的人,如果真的有一天站在了那座桥上,想必遇到了接不住化不了发不出去的大事了,要用这种方式与自己告别。
你别说,这么一想象,我好像真的站在了桥上,桥下的声音熙熙攘攘,说什么的都有。
我暂且抛去可能存在的乐子人,我不敢说这些声音全都是不对的。
我25岁的青春,确实人生刚刚开始,最美好的年华等待着我。
我可能不算很甜美的微笑,也确实是我父母最期待看到的东西——即便由于我的“长大”他们很少有机会看到了。
图源网络,稍作修改
这些不是人生的全部,我知道,声音里的那些大道理,我晓得。
但你不应该在那个时候给我灌鸡汤,因为我那个时候喝不进去。
一个啥都理解的人,怎么会站到那个桥上呢?
我发现我控制不了这具身体,我的视角慢慢的来到了空中,这群人此刻正慷慨激昂。
“学习成绩并不能代表一切,未来的人生还有大把。”
“同学关系紧张,师生交往不良,未来的良师益友还有大把。”
“从此再也无法用悲伤和痛苦激励斗志,未来男儿壮怀激烈的斗志还有大把。”
由于上帝视角,我看到我原先的身体面容模糊,浮现出了一张张不认识的脸,他用轻飘飘的语气问了一句:
可是我现在已经等不到未来了,该怎么办呢?
我忍不住了,决定冲下去理论理论,心想在游戏里和祖安队友互动这么久今日终于有用武之地了。
但就在我有动作的时候,什么桥啊人群啊声音啊全部消失了,连带着那个模糊了脸的小伙,我的面前只剩下一个电脑,里面开着两个网页一个文档。
网页的标题吸引了我,一个讲了那个模糊的脸最终还是跳了下去,另一个则是名为《那个桥上的人儿啊,请给我们五分钟的时间,让我们救救你》。
我知道我要做什么了,我在空白文档的标题处敲下了一行字:
去你大爷的爹味说教
让我们回到事件本身。
作为一个写东西的,老实讲,虽然我很喜欢文章阅读量高高的,看起来很爽还有钱拿,但我又很害怕自己的文章被人逐字逐句的看——尽管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写出来的东西就是要给别人批评指正的。
所以我们一起来看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相信很多朋友都看过了,要么是在微博,要么是在空间。
我是在我的微信朋友圈看到的,有意思的是,在我周围对这篇文章有非常明显的两极分化的评价:
以我为坐标轴,“长辈们”都说写得好,句句珠玑引人发省;“同辈们”“晚辈们”则嗤之以鼻,恨不得把这篇文章打印出来撕碎了丢下楼。
恰好,我还能算是“同辈们”一档,所以我很能理解其中一派的想法,我会用从这样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
爹味十足,一场盛大的PUA。
文章中的每一句话,单独读来都没什么感觉,但是通读下来就让我有种熟悉感——像是小时候父母在耳边的唠叨,还是加强版那种。
但和父母的唠叨不同是,这些话出自一个从未出现在我人生中,在我遇到困难时没有出现过片刻的陌生人。
他还美其名曰要用五分钟“救救我”。
这就让我产生了逆反心理——在时隔多年的青春期以后,这可能是发作程度最大的一次。
2025年又一离谱事件发生了。
这下妙手不如举手了
这其实是一部岛国“爱情动作片”,更准确点来说,是一部相当少见的特摄艾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