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有点跑题了……言归正传,再回到《High on life》这款游戏。
Kenny也是一把看起来很欠的武器,尤其是当他拥有着丰富的表情,用和《瑞克和莫蒂》中莫蒂一模一样的声音不停地谈论他们的神经质担忧和暴力幻想,经常打破第四面墙的时候,虽然说唠唠叨叨的有些烦人,但确实也给你带来了很大乐趣。
不过,当这种“地狱级”笑话,在被断章取义发布到推特之后,就并没有那么有趣了,甚至给游戏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在推特有超过600万次观看
在片段中,一个外星小孩突然出现在你的面前,你大喊大叫道“fresh meet”并表示“有种你就开枪打我呀,胆小鬼”。
而就在你面对一个外星小孩的挑衅,在呱噪的声音中真的忍受不了的时候,视频中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惊掉下巴”的举动——开枪瞄准,并且成功射死了这名外星小孩。
当这一片段发布到推特之后,毫不意外的招来了一些负面看法——很多人都对于像《High on life》这样罕见的杀害小孩的行为感到不适。
社会大众对于孩子们的第一印象一般都是不谙世事的花朵,他们是弱势群体,需要被关爱。如果一款游戏中的儿童能被杀害,那么将会招来无数玩家的批评,影响厂商的声誉。
一般的开放世界游戏,像《老滚5》《巫师3》《辐射4》等,都有着不能杀害儿童这样约定俗成的条件。几乎是在所有的FPS游戏中,你都不能对他们造成一丝伤害。甚至《GTA》后来干脆不在游戏中加入小孩的模型,免得因为伤害儿童而遭到社会的抨击。
在《赛博朋克2077》中,甚至不能用枪瞄准小孩
为了游戏的销量,厂商只得老老实实地不做和伤害儿童有关内容,或者将严重的惩罚机制加入游戏,让玩家不敢对儿童动手动脚。如果不这样做的话,审核机构就会直接给其打上AO(18+)的评级——这将导致游戏宣发受到严重的限制,而像微软或者索尼这样的公司,永远不会在他们的游戏平台上发售AO评级的游戏。
ESRB分级
举个例子,PS3上的一款游戏《童话战斗(Fairytale fights)》是一款以儿童为主角,在童话世界背景中进行杀戮的游戏。游戏中曾有一个模式是需要杀死孩童,然而这在评级的时候是完全被限制。于是开发人员被迫将孩童变为兔子或其他动物,才将游戏降到AO评级以下。
《童话战斗》游戏截图
在《辐射1&2》中,你虽然可以杀死儿童,但是一旦你杀害了他们,你就会得到一个“儿童杀手(childkiller)”的恶名,有了这个恶名,很多npc就不给你任务了,队友也招不到,甚至在野外还有赏金猎人来追捕你,非常影响游玩体验,所以很多玩家也不愿意去伤害儿童。
2025年又一离谱事件发生了。
这下妙手不如举手了
这其实是一部岛国“爱情动作片”,更准确点来说,是一部相当少见的特摄艾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