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持刀者
那么,谁将为她的死亡负责?
在日剧《3年A班》中,身患绝症的班主任柊一飒将29名即将毕业的学生劫持为人质,在10天中和他们一起找到了半年前同班女孩自杀的真相,为他们上了重要的最后一课。
因为被造谣在比赛中使用兴奋剂、在网络上遭遇暴力崩溃自杀的澪奈,与今天忍受不了谩骂和侮辱一死了之的依奈又何其相似。
“你一句不经意的话,或许可以拯救某个人,也可能会伤害到别人,这一点你不要忘记。你所说的某句话就能简简单单夺走一条生命。”
“你的眼睛嘴巴还有双手,并不是为了伤害他人而存在的,是为了和别人分享快乐,为了和别人一起体会幸福才拥有的不是吗?对别人更温柔一点吧!更珍惜自己一点吧!”
在最后一场面向社交媒体的直播中,柊一飒对着互联网声嘶力竭地呐喊:“杀死我学生的凶手,就是你们这些不负责任的恶意,你们这些网络上充满无数恶意的刀子,一次又一次的刺伤她,最后杀死了她!”
柊一飒的呼喊
依奈的家人已经报警,希望起诉康厕和相关厕妹。很难说这件事情的结局会如何——但即使法律很可能无法让在网络上口嗨的未成年人对少女的死负责,我相信总有人会被警钟敲醒。
当然,面对这样的状况,和圈友一起缩进壳里是最方便的选择。她们确实是这么做的——寻找新的厕所,建立新的根据地,逃避责任、将目光从死者的脸上移开,将指责看作是暴力,筑起虚妄的城墙,再用方便的逻辑不断加固它。
“她是自杀的,与我无关。”“难道她就没有一点问题吗?”
闭上眼睛,停止思考。断章取义,党同伐异。不论是未成年人还是成年人,这样的悲剧在互联网上永远在不停地上演。如果每个人在扣字之前能够思考哪怕5秒,像这样的事情也许就不会发生——但许多人跳动的手指甚至等不了1秒。
依奈空间的头图
网上冲浪的人们,都是合法的持刀者。
悲哀的是,许多人凭借自己的喜好就四处挥刀,仿佛要对这世上的一切进行审判。
“你们不再是可以凭借喜好就能犯错的年纪了,这种错误已经不能被原谅了。”柊一飒的学生们即将从高中毕业,而抱怨生活不公的厕妹们总有成年的一天。在她们16岁的时候,还能将18岁的依奈称作“大妈”;而如果放弃思考,人只会从“童言无忌”的小女孩确实地变成尖酸刻薄、蛮不讲理的刻板印象大妈——逃避责任,就是在逃避长大。
看到这里的你,是否也曾在不经意间伤害过某个陌生人呢?
· 传奇
说实话,在写作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也有过诸多担心。根据过往的经验,文章发出之后会有人认为“说教感太重”,会有人觉得是“蹭热度”、吃“人血馒头”。
几年前,第一次被说是“写文章洗地收了钱”的时候,我愤怒地与评论者对线了一晚上。如今,我早已习惯了虚空收米,习惯了读者不经思考的离谱发言——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看完全文的时间。
但我最终还是没有删掉那些情绪化的文字,尽管它们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显得不痛不痒。正如前文所说,这样的事情在赛博空间里每天都在发生。一个很浅显的道理是,虽然这一次被谴责的是厕妹这个群体,但指向她们的手指中显然也存在糟糕互联网环境的缔造者,而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少女从天空坠落
正如柊老师所说:“但是只要有一个人就行,只要有你一个人听进去了就行。冲动时所说的话,如果你能这样思考,并且停下来仔细斟酌,那我今天就没有白站在这里说话。”
万一中的万一,只要有一个厕妹能够读到这里,能够从精神的舒适圈里走出来,打破信息茧房,反思自己应该在这件事情里所背负的责任;只要有一个持刀人在按下回车之前停下来想5秒钟,删掉那些攻击性过强的话语,就足够了。
你和我,都该为打出的每一个字负责。
依奈的小圆手办
故事的最后,还未签订契约魔法少女在尘世坠落,被互联网记住,确实成为了新的、悲伤的“传奇”。
再见依奈。但愿在围绕你的争论喋喋不休的时候,你已经在另一个世界飞上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