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魔法少女守则
奇迹没有发生。名为重力的凶手无情地带走了依奈,留下了一个令人悲哀的舆论漩涡。
事实上,你能看到康厕及一些厕妹在几个月中对依奈进行的多次言语攻击,其所散发出的恶意是具有明确指向的——这种赤裸的指向让所谓的“隔空喊话”成为了虚妄,名为霸凌的野兽在屏幕的另一边露出了獠牙。
在她直播跳楼、站在天台上的时候,直播间还有厕妹在发布劝导自杀的弹幕;而木已成舟之后,她们在QQ群中依然抱团取暖,安慰网暴者“老公你没错,是她活该”。
人们相信源自厕妹的网络暴力是导致依奈自寻短见的主要原因。在港媒对她外婆的采访里,老人瘫倒在沙发上悲痛欲绝:“颖琛(依奈本名)是好乖的小朋友,别人的批评都会摆在心里,不懂得自己去释放这些负能量……”
“心好痛,我现在呼吸都很困难呀……天无眼,我外孙女是郁死的……如果是生老病死在医院病到没办法继续医治的话,我都心甘情愿,你说有没有天理呀!”
在媒体的镜头下,我们得以窥见依奈房间的一角。她的床上放着《COMPASS》的周边,柜子里摆着鹿目圆的手办,桌上的笔筒里有好多画笔。其中最令人动容的是她在房间里张贴的、用彩色笔写下的“魔法少女守则”:
“友善对待他人,不骂人不人身攻击。”
“不自残不自杀……学会自信,爱自己。”
“拉勾勾”
而在她去年三月投稿的《るるちゃんの自殺配信》翻唱的简介里,她写道:“希望这个世界不会再有第二个rorochan出现。”
rorochan曾是一名Niconico的直播主,她于2013年11月24日在直播中跳楼,希望“成为一个传奇”。2022年7月26日,依奈以几乎相同的方式离开了这个世界,在一跃而下的那一刻,她忘记了自己写下的“魔法少女守则”,也忘记了一年前的许愿。
事情发生后,微博大量隔空喊话bot不是改名自肃就是暂停接受投稿;而厕妹们却致力于“建设”新厕所——在一个名为“@撤硕隔空喊话bot”的微博主页,这些认为“把她的死推到厕妹身上是不合理”的人们嘲讽着为事件义愤填膺的网友,用戏谑的口吻批评一些情绪化的言论,甚至把依奈称作“奈圣”,用文字和图片造出没有米线的地狱笑话。
在许多人的观点中,被认为是关注了20多个厕所的依奈和“重生之我是公公”都是“厕妹”,这一切只不过是简单的同类相残,人们不应该对整个群体进行“扫射”——她们的另一个证据是依奈在6月23的动态中写下的、和rorochan一样的话语:“让我也成为传奇吧。”
· INTERNET OVERDOSE
依奈由于中学时遭受的校园霸凌(消息源自港媒采访),确实长期处于精神不稳定的状态——你能看到她频繁在社交平台宣泄负能量,为很多无法如愿的事情(比如画画的水平停滞、无法获得B站创作者认证、没能下定决心减肥等等)感到沮丧。她甚至开过一个投票询问“我到底有没有可能变得更优秀更受欢迎”,而参与投票的119人中有113人认为她在2023年之前有希望到达5万粉——这个数字最终定格在3.5万,成为了一个未完的约定。
依奈的精神状况与今年1月发布的ADV游戏《主播女孩重度依赖》中的主角糖糖非常相似。她渴望被关注、被赞美,又害怕被伤害。她在自我否定和重燃希望的轮回中挣扎,爱和数据成为了少女最好、也是唯一的解药——互联网的善意和流量带来的温暖是满足她内心躁郁和空虚的秘方。
依奈很喜欢《主播女孩重度依赖》。她花了三天时间解锁了所有成就,花了四天为其制作了meme动画《Happy Face》——她的画笔描绘出了超天酱和糖糖永恒的矛盾和病态的挣扎。
《主播女孩重度依赖》
《HAPPY FACE》
在“魔法少女守则”中,有一条“切勿INTERNET OVERDOSE”——《INTERNET OVERDOSE》是《主播女孩重度依赖》的主题曲,也许她曾以此来提醒自己不要过于沉溺与虚拟的网络世界。
几个月前,我游戏的评测中这样写道:“人们通过互联网找到了快乐、获得了救赎,但这种快乐和救赎显然不是永续的。人类永远无法达到像童话世界里面一样‘幸福快乐地在一起’这样轻描淡写的结局——我们永远在面对重复到来的崩溃和决堤,然后一次又一次地重建它们。温暖和善意能治疗你浅浅的伤口、让精神世界重归平衡,但没有人能真正让你从根本上痊愈。”
可惜的是,一万句“老师加油,我喜欢你”的治愈也抵不上一句“赶紧去死”的伤害,这就是让人无可奈何的现实。这一次,依奈没能重建这样的平衡。
互联网的善意就像暴风里反复无常的潮汐——你知道它总有一天会到来,也总有一天会褪去,但是对于沙滩上焦急的少女来说,她的生命也许等不到下一个必然。
急于撇清自己对某人的死亡所背负的责任的厕妹们没有看到的是,依奈和置她于死地的人们其实有本质上的不同。尽管她确实关注、甚至浏览着大量厕所;尽管她多次诚实地表现出对他人的嫉妒、对世界的不理解,你可以简单地把依奈定义为“厕妹”、“餐券女”的一员,但她显然没有因此对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展现出恶意。
依奈的房间
在如今说话先查成分的互联网上,也许这些年轻的冲浪高手们已经无法理解一个最基本的道理:人的性质从来不是由处于哪个圈子决定。
在被重提旧事的时候,依奈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向康厕投稿,对两年前的自己打扰到的人们道歉。她用“守则”提醒自己“不和他人比较”、“多关心身边人,多帮助他人”。依奈笨拙地用幼稚的方式维系着自己精神世界脆弱的平衡——很显然,在冷静下来的时候,她会对自己的想法和行为进行反思,然后向着明天积极地奔跑。
这正是这个事件中最大的悲剧。我看到的是一个被恶意的海洋淹没的溺水者,她拼尽全力想要从风暴中幸存,但她精心制作的小船没能承受住波涛,而她用力向上伸出的手掌没能触碰到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