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感微妙的更好了
《地平线5》和4代的驾驶玩法差异不大,也保留了祖传的时间回溯,但手感微妙的更好了——真的很微妙。
相比前作,你现在更能感知到车辆的“重量感”,诸如越野车等重量较大的车,过弯急刹没有处理好时推头会更加明显;而作为GTR R35的忠实粉丝,我能感觉本作R35在过弯时的牵引力更为真实迷人,虽然这种细节恐怕只有另一位R35粉丝摸到游戏时才能感受到。
不过手感的提升可能主要来自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变更项:《地平线4》的Steam版本是没有扳机震动的,但在5代,任何平台购入的版本只要接入微软家的手柄,在按下LT(刹车)和RT(油门)时,都能感到对应的震动。在一款需要键程较大的赛车游戏里,这二者的震动会给到非常直观的体验增幅。对于以PC为主要游玩平台的玩家而言,这个改动非常实在(没有说微软商店不好的意思)。
只是细化了一点点的改装系统
熟悉《地平线》系列的朋友都知道,本系列由于登场车辆众多(几乎达到同类游戏几倍)的关系,在改装上很难做到相当丰富完善。就比如车辆外形,除去一些拥有经典改装款的JDM车型(比如FC、FD和Supra)以外,大部分车辆在改装时都没有多少外观方面的选项,至少你没办法期待有GTAV里那种给车身加霓虹灯,或者内饰里加个摇头娃娃之类的“街车”风改装。《地平线5》也依然以功能性改装为主,在外形上,现在能期待的还是只有(其他大触分享的)车辆涂装。
众所周知,把引擎盖换成碳纤维可以有效提升性能
在改装环节中,除了引擎、平台与操控、传动系统和轮胎等改装项目外,本作现在在改装界面追加了一个引擎声试听,在改造动力系统——尤其是排气系统时,具备更多的参考价值。不过和前作一样,《地平线5》的改装依然需要非常长的时间去理解与浸润,想要彻底玩明白本作的改装,可能游戏时间得去到300小时往后了。
对于纯粹的改装小白,现在也有了一条捷径——自动升级系统,可以一键将你的车改到某个等级的封顶属性值。相信我,如果你真的对改装一窍不通,交给这个系统比自己调要靠谱得多。
光追
《地平线5》并没有赶着上光追这班时髦车,依然选择了采用传统光栅技术来完成所有场景的反射效果,但是在“极限车赏”这个舔老婆环节加入了光追。
这个选择很是稳健,毕竟对于一款场景会极快速变换的游戏而言,在比赛加入实时光追,对玩家的硬件是非常大的考验,也未必能带来多少实质性的体验提升。而传统光栅经过时间检验,已经证明了自己完全能够胜任任何材质漆面的车辆在不同环境的反射效果。
当然,因为没有光追,你无法期待车子的漆面能准确反映动态物体——比如对手车辆和场景碎花的实时反射,虽然在对局中你可能无暇留意到这些细节,但在跑完一局看回放时,多少会觉得有些不够。
K'不仅长得帅,插兜走路的姿势又给人一种酷酷的感觉,所以在最近被不少网友模仿翻拍整活,并且搭配上文案标题“神的步伐”拍成了视频。
也是在游戏里相上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