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说起国产文字推理游戏,许多玩家可能能够迅速地想起几款口碑不错的作品。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国内的制作者们在这个领域中确实颇有建树——有游戏在体裁上取了巧,比如《疑案追声》用案发现场的录音作为破案的主要手段,令人耳目一新;也有游戏在定位上更偏向Galgame,比如《回溯依存》优秀的角色设定和大伙喜闻乐见的百合剧情让它在一开始就具有卓绝的吸引力。
但与此相对的,更为传统的、将重心放在推理和逻辑本身的游戏是相对较少的——对于大部分玩家来说,单纯的推理过程可能是复杂而枯燥的。就像侦探桌游远不如偏重社交的剧本杀有人气、日本知名制作人的作品也开始离不开“新本格”和怪力乱神一样。
在这样的背景下,不骄不躁地做好一款传统的文字推理游戏不仅需要内力,也需要勇气——在体验了刚刚发售的《真探》之后,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
作为一款低成本的国产文字推理游戏,《真探》提供了5个各不相同、又彼此相连的精彩案件。游戏的主要剧情架构类似2020年的《全网公敌》,玩家在侦破每一个独立的案件时会发现除了凶手之外的其他信息,并最终指向一个共同的幕后黑手。
不过,不同于《全网公敌》利用社工系统侵犯NPC个人隐私的“作弊”手法,《真探》实实在在地模拟了真实的探案过程。从供词中找到线索、从线索中发现动机、利用动机对嫌疑人开展搜查,抽丝剥茧,逐渐接近真相——而这一切都只能通过在左上角的输入框中打出文字来实现。
事实上,《真探》除了故事中出现的人物的静态头像(很大概率是免费素材库中的照片)几乎没有任何美术资源。游戏仅仅通过文字勾勒出发生在过去的案件,就像玩家正在一页一页地翻阅着尘封在警局资料室里的卷宗。随着线索的发现,遗失的真相被找回,背后的人物也浮出水面。
在游戏的最后,《真探》还加入了一些ARG要素和Meta情节,和所有案件中发生的事情一样,在你的电脑中“安装”了“斯芬克斯”——当卷宗里的事情发生在了玩家身上,要如何摆脱幕后黑手制造的困境?这是《真探》留给玩家的最终谜题。
凭借简单但易用的UI和缜密的逻辑,《真探》创造了一段引人入胜的游戏流程;若是能够静下心来沉浸其中,我想一定能经历一次紧张刺激的推理体验。
一夜之间,年轻人集体换上了“业主群闹事头像”。
老实说,袈裟还是得争取的
游侠网有幸采访到了11 bit工作室联合项目主管兼首席设计师 Jakub Stokalski先生和11 bit 工作室联合项目主管兼艺术总监Łukasz Juszczyk先生,在采访中他们为玩家们揭露了关于游戏设计的大量信息,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