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语的全球使用人数排在第五,同时还是中东地区大部分国家的官方语言。可互联网上的阿拉伯语内容却少之又少,占据的比例甚至只有不到1%。作为一个阿拉伯人懂英语还好说,如果不懂,那么上网冲浪完全就是“冲了个寂寞”,看着满屏的陌生语言,在互联网上寻找共情的想法也就完全破碎了。
正是这样的原因,使得在许多年的时间里,这儿都是一片未曾开垦的蓝海。而随着近些年娱乐禁令逐渐放开,这里的精神文化产业也开始大步向前发展,网游厂商能够注意到这里,自然也就不会让人感到意外了。
《和平精英》不必多说,作为一款大逃杀类型的游戏,语言本土化优秀与否,几乎不会影响游戏体验,“拿起枪来就是干”的爽快感也是全球玩家都能感受到的爽点。而这款名叫《苏丹的复仇》的手游呢?它能够在中东市场“乱杀”,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游戏优秀的本土化服务。
《苏丹的复仇》作为一款SLG战争手游,背景故事建立在14世纪的阿拉伯国家,玩家作为游戏里的一位领主需要努力扩充军队、建设城市,大范围的攻城掠地收拢众多美女,最终成为阿拉伯世界的最强领主……
听上去很无脑也很俗套的一个故事,但没办法,石油佬们的确吃这一套。或许在某种程度上,这一点也可以被看作阿拉伯人心中的一个民族情结吧。毕竟当年雄踞中东、北非以及巴尔干半岛的奥斯曼帝国,恰恰是于《苏丹的复仇》背景故事里的14世纪开始崛起,却在一战中被协约国击败而分裂。
很显然,《苏丹的复仇》截取了奥斯曼帝国最辉煌的时期,将当初伊斯兰世界黄金时代的故事呈现在了游戏里,让中东玩家能够重温当初的荣光。
除了对背景故事进行优化,让其变成正宗的“中东渣渣辉”之外,游戏内部同样细节满满:繁多的文本都拥有对应的阿拉伯语介绍,并且契合阿拉伯人从右至左的阅读习惯,让当地的玩家拥有更为舒适的游戏体验。
当然,氪金游戏想要吸引人,美女角色显然是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手段。但以往某些国产游戏里的女性角色实在太过暴露,浑身上下的服装加起来可能凑不出一条头巾大小的布料,这样的画风或许很合我们的胃口,但想要在阿拉伯国家运营无疑是死路一条。
而《苏丹的复仇》也考虑到了这方面的问题。尽管玩家仍然被分配了一个美女秘书(引导NPC),但这些NPC都无一例外的穿上了阿拉伯传统服饰,头巾和服饰都包裹的严严实实,符合阿拉伯人传统观念的同时也不至于完全看不到角色的曲线。
很显然,这些游戏公司不仅知道该怎么擦 “国内的边”,也很懂怎么在阿拉伯国家继续“擦边”(只是由于观念不同,这个“边”对咱们来讲就太过保守了)。
此外,猪、酒以及十字架这些伊斯兰世界的禁忌元素,也绝对不会在游戏中出现。同时就像国内的网游在春节、端午以及中秋等传统节日都会推出节日活动一样,《苏丹的复仇》也考虑到了玩家们的感受,在穆斯林群体最为重要的斋月,同样会推出盛大的活动进行庆祝,图片中给出的物品特写的就是“斋灯”,和我们过年时喜庆的红灯笼大致相同,是节日期间相当重要的一份象征。
2025年又一离谱事件发生了。
这下妙手不如举手了
这其实是一部岛国“爱情动作片”,更准确点来说,是一部相当少见的特摄艾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