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观赏性来看,经过大量练习完成对电子程序的对抗远不如竞技游戏的“与人斗,其乐无穷”。
与电子怪兽搏斗的人们是孤独的——很多时候,他们最大的敌人恰恰就是自己。和PvP玩家日复一日的对抗练习不同,PvE选手们的训练更倾向于不断地优化一套模板,然后通过大量的实践去完成它。在熟练度不太高的时候,重复的失败是必然的,对绝大多数观众而言,这种失败对于直播效果的打击常常是毁灭性的。
在电子竞技大规模商业化的当下,糟糕的直播效果导致了商机的缺失;而资本的缺席自然影响着以此为生的人们的生活——在这些项目里耗费大量时间的高水平玩家通过游戏养活自己的难度要比主流项目的职业选手们高得多。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魔兽世界》首杀争夺也是速通的一种。在中国,绝大多数参与首杀争夺的所谓“职业选手”不得不依靠非开荒期的、事实上违反游戏规则的代练来养家糊口。
我在2019年采访《魔兽世界》首杀公会阿尔法会长断风贤时,他绘声绘色地描述了自己“为团员申请注册运动员”的宏图;但在3年后,在国内参与该项目的人员经历了无数次的洗牌之后,不论是阿尔法,还是携巨资入局的知名俱乐部Aster都未能达到这一目标(据信,他们甚至没有签订正式的用工合同)。
在今天,《上海市电子竞技运动员注册管理办法》中依然不存在任何一个PvE项目;在即将召开的杭州亚运会上,电子竞技第一次成为了正式项目,但其中显然没有一个非玩家对抗类游戏。
当然,在海外,至少在MMORPG领域,这种情况正在好转。由于几乎一年一度的RWF(争夺世界首杀)活动的高热度,包括Liquid、SK等知名电子竞技俱乐部为几个头部公会提供了高额赞助,以支持这些选手在《魔兽世界》、《最终幻想14》等项目中争夺新版本副本的世界首杀——统一的线下场地、专业的转播流程,以及确实玩游戏的暴雪总裁的推特支持,让这些项目看起来比几年前要正规得多。
目前,“初诞者圣墓”的首杀争夺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顶尖公会Echo和Liquid正在对8号Boss安度因·乌瑞恩发起冲击;而在《魔兽世界》团本结束的空窗期,这两个公会大概率都会转战《最终幻想14》的新副本挑战——关于“打怪兽的职业选手”的可能性也许正在被重新书写。
不过,对于大多数的速通项目来说,这样的关注度也许是永远不会到来的奇迹。即使在《艾尔登法环》这样大红大紫的游戏里,速通赛道的影响力也依然微乎其微。
K'不仅长得帅,插兜走路的姿势又给人一种酷酷的感觉,所以在最近被不少网友模仿翻拍整活,并且搭配上文案标题“神的步伐”拍成了视频。
也是在游戏里相上亲了。
2025年又一离谱事件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