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距离历史上第一个钢普拉——万代的1/144的 RX78元祖高达面世已经过去了42年,军模等仿真模型玩具更是有着70多年历史的老牌产业,受限于二次元大圈子中的小众身份,让胶佬这个群体保持了一定的神秘感,谈起胶佬,大家往往还是会因为各种传播广泛的meme产生各种各样的遐想。
有时候,他们是模型一面墙,北京一套房的狂热爱好者;
有时候又是父母眼中连个小“变形金刚”都不肯送给大侄子的不受理解者;
常常因为一些丑旧萌新之间摩擦而出的破事儿,胶佬在不少圈外人眼中也是一个阶级分明的“邪教组织”。
这也是为什么STEAM上周上线《胶佬模拟器》时,不管是想要了解拼模型和模型爱好者的普通玩家,还是家里早就已经没地儿放这些小玩意儿的胶佬,都被这款游戏成功吸引了目光。上线几天后,它的评价稳定在了77%的多半好评,对于一款做工看上去并没有那么精良的模拟器游戏而言还算不错,刚好可以拿出来和大家来聊聊——是不是通关《胶佬模拟器》,就能成为胶佬了。
《胶佬模拟器》的体量其实并不算大。
我们在游戏中可以拼装的模型从机器人模型到各种军模民用车,再到涂棋子小人、为GK件上色,模型数量虽然不多只有20多种,丰富且拟真的玩法却也能够满足各种类型胶佬或是萌新入坑的需求。
顺带一提,游戏中还出现了国产厂商酋长大陆授权的金属漆,也不禁让人想桃一个制作组能拿下万代、田宫等等大厂的授权,把现实中的模型带到游戏里(要是能有寿屋的机娘就更好了)。
▲而不只是一个寨味浓厚的“GUNBOT”
在玩法上,可能是制作组中的胶佬都过于资深,也或许是为了游戏性的考量,《胶佬模拟器》大量简化了模型组装中“拼”的过程,用笔刀轻轻一划拉就能取件,不附带任何烦人的水口,后期解锁了“高级工具”剪钳之后甚至能长按一键取件;
每个模型的零件数量远少于现实中同类的模型,不同零件之间的组合也并没有还原孔桩插销/锁扣等复杂的拼接逻辑,而更像是一块块待组合的3D拼图,只要角度和位置对了就能严丝合缝地拼上,照着说明书很难会拼错。
《胶佬模拟器》模拟拼胶的重点被放在了改造/上色等工序还原上。
水口不用处理,游戏却提供了丰富的打磨功能,我们可以用锉刀、砂纸、抛光布和补土,可以自由选择锉刀、砂纸的目数和锉削力度,为零件做些简单的加工;
尽管大面积的上色可以一键完成,游戏中还是有着一套非常拟真的喷漆上色的玩法,我们可以选择气泵的气压,可以调整喷枪的喷口出漆量,比如低压出漆量更分散,漆的颗粒感更强覆盖面更大,适合薄喷,高压出漆量更加集中且颗粒更小,适合对于零件局部进行覆盖式喷漆。
漆的种类和颜色都非常全面,有保护漆、珐琅漆、金属漆等不同功能/颜色的选择,根据油漆选择的不同,喷枪的气压也需要进行对应的调整,游戏的物理引擎非常精确地还原了不同配比的漆,不同的喷枪不同角度的漆面颗粒感,完全可以实现现实中阴影、渐变等等的喷漆手法。
看着几十页的油漆和各种效果的颜色,让我这个胶佬也开始理解了女人为什么看着一盒子的口红也会很满足。
游戏中还会涉及到干刷、渍洗等做钢普拉的胶佬很少接触到,军模胶佬间才比较常用的高级“操作”,《胶佬模拟器》复杂的上色系统也保留了相当的仪式感,在游戏中用现实的操作也能够实现现实中应该有的结果,这也符合它“模拟器”的名字。
你可以在《胶佬模拟器》故事模式中跟着自己爷爷STAN的脚步,从一窍不通的新手开,,参加地区比赛获得名次,帮网上的客户代工赚钱,要觉得自己是模玩高手,也可以直接打开沙盒模式,在虚拟世界继续当一个胶佬。
只不过,在玩《胶佬模拟器》的过程中,我也逐渐产生了自己是在用一个魔改版的PS/windows自带的画图工具的感觉,零件不用考虑组合度随手就能拼接,上贴纸也不用考虑压平褶皱去除气泡,大面积上色用的是类似“油漆桶”取色→上色的简单逻辑,更不用考虑漆作为一种固体颜料会存在物理厚度,颜色喷错了直接用新颜色覆盖就行了。
久了这个游戏甚至觉得自己变成了一个胶佬们非常讨厌的“口模玩家”,稍微翻了翻《胶佬模拟器》的玩家评价,我发现给出差评有很多真正的胶佬。
接下来的内容是一个胶圈“恶臭遗老”非常主观的黑泥,要是你觉得我在放屁,那一切依你的观点为准。
2025年又一离谱事件发生了。
这下妙手不如举手了
这其实是一部岛国“爱情动作片”,更准确点来说,是一部相当少见的特摄艾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