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虚拟现实不再是科幻作家口中的未来
关于虚拟现实的历史,今天就不过多展开考据了,从上世纪30年代英国科学家Charles Wheatstone在他的著作里首次阐述了立体视觉奠定了理论基础后,人们就开始探索一个存在于假想空间内的理想乡。
而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代VR OculusVR则是2012年启动的项目,2016年索尼、谷歌、三星、HTC、V社、Facebook、字节跳动等等行业巨头纷纷入局,也在为VR的前景背书,但直到距离OculusVR启动10年后的今天,很多人(包括我)在提起VR时总是抱着或多或少的不信任。
这份不信任可能来源于上世纪的科幻小说中,充满了朋克精神的作家总是倾向于将“脑后插管”描绘成一种在逼仄狭小的空间里“高科技,低生活”的生活方式。
而不提更远的,就在去年年底,一则关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厕所VR导管社死”的新闻在社交媒体上传得沸沸扬扬,这段短短的文字你应该也感受到了这种无与伦比的尴尬,看着画面上的男人带着VR设备“以高达形态出击”并且在乐不可支地笑掉一整天的功德之后,大多数人还会选择将他作为一个“有些离谱的乐子”转发给更多人看见。
还有几个月前,有不少媒体朋友关注过“VR性侵”这个现象。
当时看的这个相当煽动的关键词,我只能说我的眉毛竖了起来,股间亦是如此,然后“啪”的一下就点进了这些文章。
事实上内容比我想象的无趣很多。
今年4月根据日媒报道,一位名为“秋空”的女玩家,自称在《VRchat》中被其他的玩家“性骚扰”了,那时候她正开启了VR睡眠模式(在现实中带着VR设备睡觉),醒来却发现有人坐在她的虚拟形象上扭动身体,这让她感觉到自己被冒犯。
还有一项针对600名VR玩家的调查显示,49%的女性玩家都在VR游戏中遭受过性骚扰。
而在“搞颜色的产业”依托VR领域高速兴起和发展的当下,玩家错失了距离感和伦理道德,在我看来反而是理所应当的。
今年年中,因为加入了“恶名昭著”的小蓝熊(EAC反作弊系统)禁用mod,《VRchat》也曾经遭到差评轰炸,推荐率一度从80%暴跌至13%,成为了那几天的焦点新闻。
从索尼PS4吹到PS5的大饼中,很多人还无法看到虚拟现实的光明未来,《半条命:alyx》的昙花一现也没法拯救各种VR设备相对惨淡的装机量,各种负面消息理所应当地放大了人们对于虚拟现实的不信任感。
当然,也有不少人持更加乐观的态度,在《新奥特曼》里,距离地球被广域型恒星级压制兵器杰顿毁灭的72小时前,全世界最顶尖的科学家跨越时空限制汇集在虚拟空间里,根据奥特曼留下的β魔棒运作原理推导出了打败杰顿的公式,用电影里导演庵野秀明的潜台词来说就是“看上去有些滑稽,但确实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尽管VR设备上毫不掩饰的PS标志多少有些“硬广”嫌疑
在最近豆瓣9.5分的律政题材美剧《傲骨之战》第六季中,也将“VR犯罪”这一热门话题拍进了剧里,剧中的法官还亲自带上了VR设备,体验了这种名为虚拟现实的生活方式,也有意讨论起为虚拟现实的生活立法的可能性。
更不用提,在NFT和区块链技术大行其道,很多人开始谈“元”色变的当下,在官方官宣已经“解决”了电子游戏沉迷问题的今天,一个依托于Steam游戏《VRchat》而诞生,0元门票、无需提供48小时核酸检测证明、24小时开放、所有展品还能摸到爽的中文梗博物馆为很多人带来了非常充实的一个多小时。
博物馆是虚拟的,但那份笑容真实洋溢在现实中每个带着VR设备的游客脸上。
作为颠覆人们传统认知的开始,四迹和他的「中文梗博物馆」起了一个不错的头,所以我更愿意相信,等到「中文梗博物馆」本身也成为一个梗陈列在其他什么博物馆中时,想要生活在虚拟现实里的人们会迎来一个更纯粹的的美好未来。
2025年又一离谱事件发生了。
这下妙手不如举手了
这其实是一部岛国“爱情动作片”,更准确点来说,是一部相当少见的特摄艾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