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将军,可知天水姜伯约?”
说到三国中“智勇双全”的武将,怎么也离不开姜维。
他吸引我的地方,不是因为他是诸葛亮之徒,也不是因为他是后蜀最耀眼的将领,而是他那尽心尽力为蜀汉操劳的一生,每当读到历史中为国家效忠到生命最后一刻的故事,总是会让读者感到有种发自内心的力量涌出。
而这时回过头看姜维那传奇般的一生,尤其是在他面临困境的几个重要节点,会让人忍不住的想要给他“出谋划策”。
同样想法的人在姜维相关的贴吧里不在少数
不过在这之前,让我先简单介绍一下姜维。
姜维出生在魏国天水郡一个叫做冀县的地方,他的父亲姜冏曾经是天水郡的功曹,由于在叛乱中姜冏救过天水郡守战死在沙场,所以姜维也被赐官为中郎(中郎是天子的近侍官,但在当时往往是一种荣誉虚衔,没有什么实权)。
这样一看,姜维的起点还不算坏,中郎这个小小的官职也让他有了更多的时间钻研兵法学说,他在工作上负责参谋部分天水郡的军事,私下里他还喜欢诵读儒家大师郑玄的学说。
在与母亲相依为命的这段时间里,他的能力慢慢的开始显现。
安稳日子没过多久,在诸葛亮北伐中原来到了岐山时,这时的姜维与同僚等人恰巧在各地巡查,而天水郡的太守听见诸葛亮到来连夜逃往上邽,抛弃了他觉得有“异心”的正在巡查的姜维等人。姜维追到了上邽,只见城门禁闭满脸写着“拒客”,回到了冀县也看见了同样禁闭的大门,于是啥都没干就被魏国抛弃的姜维只好去投奔诸葛亮。
天水姜维纪念堂的全身像
也就在这时,诸葛亮遇上了自己可托平生所学之人。
“我自出茅庐以来,遍求贤者,欲传平生所学”
“今得伯约,吾愿偿矣”
“若得姜伯约,则得一凤凰”。诸葛亮笑着接起了跪拜在地的姜维,这对师徒也一同成为了蜀汉的中坚力量。
这也拉开了姜维人生的第一个重要节点,就是“北伐”。
本是魏国降将的姜维,为何会如此坚定的北伐,想要克复中原,恢复大汉江山呢?
我认为最关键的,便是诸葛亮的知遇之恩。
当时恰逢马谡失街亭,蜀国将才本就稀缺,马谡被斩更是如此。姜维出身天水郡大性,“敏于军事”又“深解兵意”,据记载姜维似乎还有一些羌族血统,当时的羌族是魏、蜀两方都全力想要讨好的异族势力,姜维朗朗上口的儒家经典也是蜀国心向往之的汉室正统——多种因素下,诸葛亮对这位让自己在战场上吃了个小亏,和赵云交手数十回合不落下风的小伙子越看越顺眼。
而姜维也不负诸葛亮重托,在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扛起了“北伐”的大旗。
而说到北伐,刘禅也就要出现在我们的讨论中了。
原本我以为在小红书笑嘻嘻冲浪的歪果仁已经够超前了,没想到韩国人比他们还早一步。
活人怎么可以被超度呢?这是不知所谓!——不是啊,活人也需要破地狱的,活人也有很多地狱。
游科,你还有多少惊喜是我们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