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归途》必须在同题材里玩出新花样,所以他这次的主角更“接地气”,他要以个人视角在战争世界里穿行,像是有一双眼睛深入战场,带着观众了解非和平地区的残酷。
张译饰演的外交官不是传统官方角色,看上去嘻嘻哈哈没个正经,能死皮赖脸就死皮赖脸,能用钱解决就用钱解决。
在新人看来张译甚至显得有点阴晴不定脾气暴躁,但在同僚看来他非常机敏,虽然没正形,但脊梁骨是正的。
没正形和灵活就是张译能够在多次危机里存活的关键。
而这个人物也是电影成功与否的关键,可以说电影把全部的压力都压在张译身上了,他必须演活了这部戏才能成功。
好在张译不负众望,他甚至去学了阿拉伯语,拍戏的时候用的是原声而不是配音,虽然到底标不标准我听不出来,但外行人看不出破绽,他已经做到和角色融为一体了。
几个关键场景没有台词,全都靠张译一个人在那儿撑着,看演技派演戏最舒服的一点是,他可以演出潜台词,或者是剧本不合理的部分,他的演技能尽量让你心服口服。
所以虽然电影后半段剧情开始拉胯,但很多人看完没打差评,就是因为有这个老戏骨在那儿撑着。
与之对比就是王俊凯的演技,我能理解片方为什么要加他,一切为了票房,他的角色可以吸引年轻受众进来,有他在宣传都能少一半麻烦。
但王俊凯似乎找错了戏路,把他往一群老戏骨里一塞,演技短板暴露无遗。
就是哪怕你不懂演技,你看到都会眉头紧锁,感觉他没接住戏。
打个夸张比方,如果张译能在一分钟内做出十种反应,那王俊凯只能做出一种,对比之下就显得非常单调乏味。
而这种接不住戏,在电影那么大的屏幕里会被无限放大,想想电影屏幕的大小,你一张脸就四米大了,特写镜头一切,整个就很灾难。
尤其是他跟张译对峙的戏,很多人觉得是这段剧情太儿戏了,为什么又是猪队友犯蠢,怎么会有这么闹心的民众,是编剧写剧本的问题,这个人物写的莫名其妙动机不够。
我不觉得。
撤侨那么复杂的情况,当然什么突发事件都可以发生,说不定真实的撤侨行动比我们看到的电影更加闹心。
你永远都不知道人类物种多样性,在一个矛盾突发的关键点突然就开始让你心梗。
参考下真实新闻,很多所谓不合理的剧情我觉得都可以理解,因为现实可能会更加“不合理”。
电影当然可以探讨是否要告知民众真相,这段剧情可以存在,有交锋才有戏剧冲突嘛。
而职场老油条带新人的影视作品也不少见,一般来说就是谁也不服谁,新人天真又理想派,老人被社会打磨得圆滑又世故,新旧观念的两种碰撞,互相给对方注入新活力。
电影没有足够的空间去展现小年轻的内心戏份,但是完全可以从表演做到的,王俊凯的演技问题就像是导演让他这里给反应他就给点,导演不说的时候他就没反应。
他如果从头到尾都眼睛里有戏,在张译做出决策的时候给一个眼神,如果是演技派,都不需要多加描写,给个眼神就能传递信息,观众能理解感受到:哦,这小子不同意瞒着大众。
后面矛盾爆发冲突也不会那么突兀和莫名其妙。
王俊凯这一块完全缺失了,有种演技叫做人保戏,他没保住戏,反而让后半场的戏显得更儿戏。
电影后半段拉胯,我觉得他的因素主要占了一半。
2025年又一离谱事件发生了。
这下妙手不如举手了
这其实是一部岛国“爱情动作片”,更准确点来说,是一部相当少见的特摄艾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