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相冲,甚至难有去理解二次元的渠道,二次元手游这一块主导其发展的始终都是这些天性上有“二次元基因”的小厂,传统厂商或许是做不好二次元手游了,但这也是有原因的。
史玉柱,一个靠一己之力就扭曲了中国网络游戏行业发展的男人
传统游戏厂商的眼中,手游迫于载体限制极难在有限制的体裁中塞入过多的文本信息,再加上有刷榜和土豪pvp这样在国内已经被验证过的端游思路,剧情深度和游戏玩法上的内容在手游发展的前期也就被限制了。
美术,或许是传统游戏厂商唯一剩下的出口,而这造就了网易和它的《阴阳师》。
可更多的厂商没有那么多的钱,只能通过其他的方式来挤进这片市场,于是二次元手游市场在一段时间充斥着各式各样的换皮手游,千篇一律。
而在数年的发展之后,开始的内卷的已经不再只是打工人,而是各大游戏厂商们。此前上海各大二次元游戏厂商的主美以及主程序的年薪经历了一轮大幅度的提升只是这种内卷的第一步,现在,腾讯甚至愿意为自己旗下的手游《白夜极光》主美术提供千万级的年薪。
《白夜极光》pv截图
美术、技术的内卷会让厂商们重新回归到游戏性本身的竞争上,这是手游行业发展的必然,二次元手游行业也是如此。
但二次元+开放世界的手游真的那么好做吗?光是二次元这一元素就让传统厂商头疼不已,更何况还要加上极其耗费资源的“开放世界”。
开放世界是沉浸玩法的天花板
网络游戏最核心的逻辑,便是在游戏中提供另一个世界,使得玩家脱离原来的身份,“开放世界”便是将这种逻辑贯彻到极致的产物。
在Steam上,2013年发售的《GTA5》现在仍时常登顶销售榜,开发商R星创作的另外两款开放世界3A游戏《荒野大镖客》《荒野大镖客2》都在销量上取得了极其优异的成绩。
但在这些游戏的背后,是动辄数年的开发时间,开发团队数百人的努力以及数亿美金的开发成本,最后做出的游戏成果往往在几十上百个G的大小,而且业内也有许多开放世界做的不好,口碑做坏掉的案例在,在有限的投入资源下在一个只有十几个G甚至几个G的游戏中做开放世界?
风险程度不亚于在龙卷风里数纸钞,极有可能厂商自己的身家性命都搭进去。
钱不是吹来的,对于开放世界手游这个技术上难以实现,并且没有任何经验可循的品类,几乎只有头部的游戏厂商可以试错,但就算是好在头部厂商愿意下手试错,效果仍然待商榷。
K'不仅长得帅,插兜走路的姿势又给人一种酷酷的感觉,所以在最近被不少网友模仿翻拍整活,并且搭配上文案标题“神的步伐”拍成了视频。
也是在游戏里相上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