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在开包已经是很多卡牌游戏司空见惯的环节,但在围绕着小卖部构成流行生态的2000年前后,大部分人第一次接触到的“开包”,几乎就直接可以特指干脆面。尤其是统一干脆面,最早的水浒系列,后续的三国系列,在当时的传播度有目共睹,基本上每个小学生收集卡牌的盒子里,都会躺着若干张水浒英雄卡牌。
而在放课期间,这些水浒好汉们也是10分钟内的话题焦点。“一张林冲换三张”的原始卡牌集换,又或者是听某个小伙伴口若悬河地吹牛说着“十大恶人”系卡牌,也是我童年时代相当难忘的记忆之一——我还记得当时自己绝口否定了恶人卡的存在,因为自己和周围小伙伴从来就没有开到过高俅或蔡京,更别说潘金莲和西门庆了。
直到后来看到官方的集卡本……这可能就是那个年代的SSR吧。
初代的水浒好汉卡牌,即便是在今天看来,设计感依然颇有可圈可点之处。虽然大部分好汉角色造型显得简陋,但108将都非常有特点和神韵,你光是从他们的造型、神态和动作,就能很鲜明地将他们和书中好汉联系一处。比如原作中狂气又潇洒的铁笛仙马麟。
又或者是阮家三雄。善水好汉的特点跃然纸上。
而稀有度极高的梁山女将里,扈三娘的卡牌绘画相当唯美,是当时很多人最想要的卡牌之一。
这些卡牌还不仅仅是提供了一个好汉造型。翻去卡牌背面,还能看到一个英雄的能力值,包括这个好汉的星辰、职位、武器、必杀技、攻击力、攻击范围,以及防御力,下方还有一段详细介绍好汉生平的人物小传。
在当时,这是小伙伴之间评估某个好汉是否能打的关键指标,也是用来解决梁山好汉战力纠纷的终极调解器。
这些存在于每张卡牌上的丰富细节,让本身应该是主体的好吃干脆面,实打实地成为了购买卡牌的赠品。由于集齐卡牌的难度太高,童年的怨念卡牌一直成为遗憾,小浣熊水浒系列卡牌的收藏价值也水涨船高。
现在玩家市场中流通的水浒系列卡牌,普通卡和卡册都能卖出远超过当年干脆面的价格,像稀有度极高的闪卡和更珍惜的绝版错版卡,以及大满贯的收集册,更是坐稳了“收藏品”的价格。全套普卡一万起步,还往往有价无市。
初版卡牌能在玩家群体中拥有如此高的地位,情怀因素是不容忽视的原因。以至于初版玩家们甚至会有一些人对后续的新版水浒英雄卡牌有一些抵触心理。就像在《小浣熊水浒传》官方发布的视频下面,就有玩家直接说“我只想要初版卡牌的画风”。
K'不仅长得帅,插兜走路的姿势又给人一种酷酷的感觉,所以在最近被不少网友模仿翻拍整活,并且搭配上文案标题“神的步伐”拍成了视频。
也是在游戏里相上亲了。
2025年又一离谱事件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