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苏州,就不会不提到那些至今依然在城市里星罗棋布的江南私家园林;提到苏州园林,人们首先想到的一定会是拙政园。
这块在私家园林中可以称得上是“广阔”的土地在数百年间的史书上都留下了名字——它从唐代诗人陆龟蒙的宅园,到元代僧侣活动的大宏寺,直到明代王献臣仕途不顺、归隐苏州,聘请画家文征明为这片土地设计了一张园林蓝图。
可叹的是,王献臣花了十六年营造了拙政园和园中大多数留存到今天的景致,他的儿子用一个晚上就把这一方小小的山河江海输在了某个烛光飘摇的赌桌上。在随后的四百年中,拙政园数易其主,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重新合三为一,经历了一系列的修缮和重建,才成为了今天游人如织的样子。
我曾经去过好几次拙政园——有时是随着大学老师实习参观,有时是和家人路过游玩。虽然离开风景园林的课本也有一些时日了,但我依然能够记起游历在园中的感受和那些被封为经典的造园手法。
从远香堂的障景到小飞虹的对景,到别有洞天和与谁同坐轩的框景,还有从曲折的游廊中走出,在青空之下、在水面之上出现的北寺塔的身影——从结果上来看,营造者取一瓢壮丽山海,又借一片无边风月,把属于士大夫的那个水墨江南巧妙地收纳在了被院墙从闹市中分离的僻静土地上。
我曾特意在一个有雨的清晨走进了园子,在还没有人声的空隙里,甩开刚刚进门的第一批旅游团,一路冲到了听雨轩。倚着被秋天的露水微微打湿的暗红色栏杆,我看着初春的细雨打在窗外特意种植在此的芭蕉上。在那个短暂的、静谧的时刻,我几乎就要溶解在这片远离尘世的烟雨之中。
如今,属于王献臣、属于士大夫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人们慕名而来,用相机和脚步记录着这片古老土地上的一砖一瓦。那些人头攒动的廊道,那些旋转的各色雨伞、那些孩子们追逐打闹发出的欢笑——在今天,拙政园有了更多的烟火气,你不得不承认,游人本身也成为了它景致的一个新的部分。
就像烧毁后重建的巴黎圣母院一样,建筑和园林代表的从来都不是永恒。在时间的长河中,这些不朽的石头和木头总会经历火焰、鲜血和兵戈,经历王侯将相和寻常百姓——就算失去了屹立数百年的砖瓦,就算失去了静谧无声的气息,但是它们的精神内核、那承载了无数故事和风雨的地基总是不曾改变。
一夜之间,年轻人集体换上了“业主群闹事头像”。
老实说,袈裟还是得争取的
游侠网有幸采访到了11 bit工作室联合项目主管兼首席设计师 Jakub Stokalski先生和11 bit 工作室联合项目主管兼艺术总监Łukasz Juszczyk先生,在采访中他们为玩家们揭露了关于游戏设计的大量信息,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