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星前哨
那让我们再把思维发散一点——指挥小人射击应该也是突突突游戏吧?
而你肯定想象不到,在2021年居然还有国产游戏制作组涉足RTS领域,最奇妙的是,在上手玩了半小时后,我甚至开始觉得上海云蟾出品的《异星前哨》可能会火。
对于大部分下班回家只想躺着看游戏自己动的社畜而言,《异星前哨》的RTS并没有走《星际争霸》那种硬核的竞技向、PVP的路子,而是选择融合了更加轻度的“塔防”“roguelike”元素。在故事背景中,你作为银河远征军小队的一名普通指挥官,带着小队登陆了一颗小行星开采矿产,却在上面发现了一种以矿石为食的硅基生物“异形”,你的目标很简单,驱逐异形并回收资源。
而实际上手后,你应该能找到这款堆砌元素的游戏1+1>2的快乐,《异星前哨》并没有设计多么复杂精妙的关卡,每一次重开游戏,你登陆的行星都是随机生成的,玩家需要收集电力、燃料、金属矿物资源,建设前线基地,而随着人口的扩充,还可以进行兵团雇佣、兵种升级、科技树升级等RTS游戏的常规操作。
建设基地,抵御各种各样的“异形”怪物,然后建设更先进的基地,再一举端了异形的老巢,这其实足够形容《异星前哨》一局游戏的体验,你能看着自己的小分队在异星他乡站稳脚跟,慢慢强大起来,开始变得像个正经的前线基地了,至少作为一个爱搞基建的中国玩家,我很认可《异星前哨》的种田玩法。
而在抵御一波波异形的攻势中,你也能感受到这款游戏非常随机化的成长系统带来的快乐,各种随机事件都能带来正面/负面的影响,随便打开一个从天而降的救生舱,你都可能从里面得到强力的雇佣兵团,也有可能在你最需要重火力的时候,上司给你空投了一个主打潜行功能的消音炮台,而当这些看上去很小的影响在一局游戏中叠加,所产生的蝴蝶效应也是非常有意思的。
简单来说,《异星前哨》的路子很野,尽管现在游戏只能操控“人族”,但每次重开不尽相同的体验也为每一局带来了口感更丰富的爽快感,在我试玩的体验中,遇到过同屏最多的异形不过小几百只,已经比小时候看的《星河战队》爽太多了,而在制作组的口中,他们想展现的是同屏容纳100000名作战单位的“真正星战”。
这么说可能有点对不起我孱弱的9代I5CPU,但我们目标星辰大海的征程,或许真的可以在《异星前哨》中实现。
最后,说点心里话
当然,制作游戏需要足够深厚的技术积累,也需要足够的时间来探索和试错,目前在玩法上已然显露瓶颈的突突突游戏大类中更是如此。在这个国际大厂稍稍停下脚步的阶段,国内年轻团队们最好的选择,确实是当下他们在做的「模仿与学习」。我很高兴的是,在今天聊的这几款游戏中,或多或少都能在这个过程中看到一些迸发出的火花带来的有趣创意。
而在国产游戏制作者负责奇思妙想和埋头苦干的同时,WeGame这样集成式大型分发平台的背后支援同样不可或缺。
2021年,已经是WeGame「游戏之夜」连续开办的第四年了,这个每年南方秋天的尾声举办的游戏盛典,不只是为国产游戏开发者们提供了更多的曝光,《动物派对》《沙石镇时光》等等小而精的国产游戏亮相,也常常为我们带来有别于外国大餐的惊喜感。
在提前尝鲜之外,「游戏之夜」还安排了开发者的直播会,开发者坐在网线的那一头,和玩家畅谈自己的创意,分享设计理念,每个玩家都能和制作者“面对面”,在灵感上好好碰撞交流一番。
▲当然,试玩游戏还能参与抽奖,也是我挨个游戏点一遍的“巨大”驱动力
平台的支援,玩家的声音,正在为这群可敬的追梦人插上了翅膀。我们有理由相信,WeGame平台能贯彻那句“发现更大的世界”,并被全体开发者、游戏玩家所见证。
K'不仅长得帅,插兜走路的姿势又给人一种酷酷的感觉,所以在最近被不少网友模仿翻拍整活,并且搭配上文案标题“神的步伐”拍成了视频。
也是在游戏里相上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