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讲好故事的理想很丰满,但技术条件很骨感
而对于《机甲战魔》的故事,我显然有不止一点黑泥要吐。
为了体现自己是根正苗红的“机器人作品”,《机甲战魔》中塞入了不少能让“萝卜控”会心一笑的梗,比如绰号“深红帝王”,声优是池田秀一的少校,对手是绰号“恶魔(没有白色)”,声优是古谷彻的少尉,两人的对手戏总是那么“刻入灵魂”。
▲俩人甚至还要玩一把“NT聊天室”
但想要讲好一个故事,显然光有梗是不够的。
《机甲战魔》的故事其实概括一下非常好懂,就是讲述了几个佣兵团在战场上相互斗争对抗,然后发现佣兵团里有内鬼,雇主里有内鬼,内鬼想要引发月球坠落,大家同心协力对抗内鬼的故事。
其中登场了7个佣兵团近30个角色,能看出《机甲战魔》在故事叙述的手法上是倾向于“群像剧”的。
▲这还只是7个佣兵团的boss而已,每个团还有3-5名不等的团员,对于脸盲来说简直就是噩梦
但它的前期故事又是异常难懂的,主要还是因为这么多角色想要在并不长的前期剧情中都露脸,但叙事上又没有明显的主次关系,故事中想要面面俱到,结果却是除了几个脸谱化的角色,其他角色不容易被记住。
▲不得不说,这时候反而是造型夸张的一些丑角儿更容易被人记住
这几个佣兵团在剧情中经常会接受不同的任务,也经常要和接了对立任务的其他佣兵团战斗,这就导致了有时候上一场任务中还“兄弟情深”的队友,到了下一场任务就要同室操戈,战斗理由也非常的“佣兵”—雇主说让我们打,我虽然也觉得有蹊跷,但还是等打完再说吧。
谁都有自己的理由,但总是让人觉得没办法信服。
我理解制作组是想要表达战场上的残酷,但这对于已经习惯了以善恶二元对立的视角切入理解剧情的观众来说,太不友好了,进一步导致了《机甲战魔》的前期剧情真的非常乱且难以理清,想要多看几次理清主线的发展?不好意思,主线任务中CG只放一次,并且没有重看的选项,《机甲战魔》的CG甚至让我觉得我在听高考的英语听力,不知道这么形容有没有让你们理解我当时顾此失彼,手忙脚乱的感觉。
而且通关之后我发现,前期剧情难猜,后期发展平淡如水不说,这游戏的预算已经不够到大部分剧情都要靠角色站桩对话来推进了,人物对话到还好,如果是开着机甲在战场上对话时,你会发现非常出戏的一点—机甲在对话时,还会时不时地根据发言者的性格和当时的语气,做出相当拟人化的动作。
“弊啦,监视器香咗!”,人型机器人并不是真正的人类,要有一些和人类不同的特质让观众能区分机械和肉体,所以高达的头被打爆了,阿姆罗也知道那只是一个主监视器而已,这是真实系的机器人作品之所以能被称为“真实系”的一个细节。反观《机甲战魔》,对于这种机器人会像真人一样随着呼吸摆动身体,以及下达指令还要挥手的拟人化动作,真的不会太出戏了点吗?
和直戳G点的爽快感比起来,《机甲战魔》的剧情让人有很多想要吐槽的地方,我觉得不太行,65分。
总结而言,作为一个小品级或是一个向《装甲核心》系列致敬的作品,《机甲战魔》的品质是在合格线之上的,更别说steam版就比独立游戏稍微贵一点的“真香”定价,足以让人忘掉他的小缺点,毕竟作为一个机器人游戏最重要的“拼装”和“对战”部分,《机甲战魔》完成度还算不错,它95%的好评率并不“虚”。
对于这款游戏,我最后的结论是:平均80分!机器人真爱粉绝对要试试,普通玩家可以观望一下再考虑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