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星,可能也有布星
模拟经营游戏很容易陷入可重复性低的僵局。而这款游戏的复玩性也很低。整体流程相对比较固定,能做的事也在框架范畴之内。与开发商旗下的海岛大亨系列类似,这几部作品的快餐味道颇为浓郁。在游玩的深度和新鲜感上,似乎只能依赖于“DLC地狱”带来的船新版本了。
而本作另一个饱受诟病的地方就在于糟糕的AI行动机制,这对于玩家的游戏体验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尤其是强迫症玩家。大量居民不能正确选择专业对口的工作,经常会出现植物学家在实验室搞科研,科学家在矿场挖煤,普通人在医院做手术这样奇葩的场景。作为主要劳动力的无人机也经常无所事事,成群结队躺在地上晒太阳。尽管游戏构建了一套非常成熟的无人工作流水线,但是大多数时候都需要玩家不厌其烦地手动安排他们的工作。
对于这些,我真的觉得布星。一定要改正了彩星啊!
这个火星,也有熟悉的土豆
我最早对火星产生兴趣,是在看完《火星救援(The Martian)》之后。
可以说这部制作优秀的科幻电影曾一度激发了我对太空生活的向往,以及想要尝尝火星土豆是什么味道的好奇心。
在《火星生存》中,也有可以种植的土豆作物。尽管成熟的产物只有数个单位的“食物”,并不能看到土豆的亚子。
“你看这他土豆,它又大又圆,就像这穹顶,它又高又宽…”。
好吧,其实土豆还是蛮小的了。但我却总能在其中,感受到在绝境之下那种为了生存而表现出的沉默但强大的力量。
静默的行动有静默的力量,不停的计算、思考、失败、重来,本身就是巨大的力量。就像沃特尼回到地球后对新人们说的:“当时我并没有想到死亡,我只是解决一个问题,再解决下一个问题。”关注眼前的问题,摒去不必要的悲春伤秋,总有一天你会回到自己的“星球”。
因此当第一批土豆在农场被种下的时候,我也很想对它们说一句。
“Hi,there.”
我们都是小小的星辰。我们生活在浩瀚的宇宙里,漫天漂浮的宇宙尘埃,我们是比这些还要渺的存在。你不知道生活什么时候迷失的方向,陷入了如墨一般粘稠的泥潭里,你被失望拉进深渊,你被疾病拖进坟墓,你被挫折践踏的体无完肤,而我们在这些大大的绝望里小小的生存着。
保留着不甘心失落跳动的小小的心。
自篝火营地「 1P俱乐部」成员:几维丶幻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