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他期盼着明天,可是他本该摒弃明天的,这种切肤之痛的反抗,就是荒诞。”
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叫做阿强,是一名大学生。
阿强会在每一天定上6点钟的闹钟,却无法在六点钟起床。总要不断按下“稍候提醒”的按键,在和被窝挣扎到即将迟到的节点后,才会从被窝里跳出来。按照惯例对着窗台拍个照发上一条微博,写着“每天叫醒我的不是闹钟,而是梦想”。
阿强和很多大学生不一样。他认为他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他不喜欢现在的大学,认为老师讲课的方式是已经落后二十年的照本学科,也深深感到现在的所谓“象牙塔”,也已经沦为了向企业输送社畜的工厂。他有自己在追求的梦想,虽然他自己也不清楚这个梦想究竟是什么,但也总有一天能够找到这个梦想。
这一天也是平常的一天,在终于和被窝挣扎完毕后,他卡在上课的铃声赶到课堂,帮通宵打团本活动的阿飞喊完到,开始尝试着自己新一天的奋斗。他和阿飞不一样,阿强这么想。他不是为了几个考勤分才来上的课,也绝对不是为了在这里玩手机才离开温暖的被窝。
“是手机自己先振动起来的,当然不能怪我。”
划开手里的手机,阿强看到自己晨间照片已经获得了12个赞,深深感到自己在追寻梦想的路上并不孤单。这些点赞提醒仿佛冬日的一股暖流,润泽了他的心灵,也促使他决定继续走在与人向善的好青年之路上。掠过自己关注的成功学鸡汤号,他熟练的转发了一条描述某地区遭遇恐怖袭击、伤亡惨重的微博,并且附上了一根蜡烛。
阿强不知道这是哪个国家,但他就是觉得作为一位有同情心的好青年,它应该转发并且点上一根蜡烛,就像转发区那一片片蜡烛一样。
阿强在知乎上愤怒地抨击着同龄人“你们根本没有梦想”,反复拿起手机阅读着不断弹出的提示,肆意地沉浸在碎片知识的海洋里……老师在黑板上的写写画画的声音,和他的死板腔调都完美化作了背景音效。当下课的铃声再度响起,充实的一天就这样结束了。
“虽然今天课堂上的东西没多大价值,但好在我从微博和知乎汲取了不少营养。”
阿强觉得自己离梦想又更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