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长颈龙(tanystropheus)
长颈龙的名字直译过来就是:长的脊椎。它生活在在 2.15 亿年前的三叠纪。它的颈部有 12 节骨头,而每一节都相当长。光颈部就达到 3 米,身高达 6 米,脖子的长度就比身体加尾巴还要长。在意大利发现了许多幼年长颈龙的完整标本。
因为长颈龙极长而僵硬的颈部,它们经常被假设是水生或半水生爬行动物,并且以此假设重建它们。这个理论因长颈龙化石在半水生地点极常发现而获得支持,而半水生地点很少发现陆地动物化石。根据它们长而狭窄的口鼻部,以及锐利而交错的牙齿,长颈龙被认为是鱼食性动物。
在几个幼年标本的颌部发现了三尖头的颊部牙齿,显示它们也可能是食虫性,然而在真双型齿翼龙、伦巴底蜥(Langobardisaurus)身上也发现相同的牙齿型态,它们两者都被认为是鱼食性。此外,在某些标本的腹部附近发现了头足类的骨勾,还有可能是鱼鳞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