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科幻版本的特修斯之船就出现在了我们面前。虽然这只是游戏的序章之后的第一个小任务,但是引发了一个科幻界中争论不已的问题:机械科学的可复制性与人性的不可复制性——就是我们今天的主题:机器与人和人与机器的界线区别。
赛博朋克文学登场之后,科幻文学从老套的克隆人、机器人、外星人等无休止的斗争当中跳脱出来,进入了一个更为深层次的空间。科幻文学的从“原始的突突突杀戮征战”当中前进到了更加虚拟的也更加现实的问题当中——究竟什么才能称为“人”?
之前我们就曾经提过:所有的科幻小说都是在描述当下社会问题。上个世纪80年代正值个人PC经历从无到有的高速发展期,NET网络概念走入了更多人的概念当中。随之而来的,就是虚拟与现实这条以往清晰的界线变得开始模糊起来。
在以往的世界中,虚拟与现实作为两条平行线:人们只能从书籍、影像当中单方面的获得虚拟世界传达的信息。在这前提之下,人类仅仅只能被动的接受,无法与虚拟世界当中的人物进行交互。直到互联网交互协议的出现、上网资源低价化、网络即时聊天室(聊天软件)登场、大型多人在线网游发展之后,虚拟与现实这两条原本的平行线开始交际,并且进一步糅合交错。直到今日,人们回首时就会发现,网络已经侵入了整个社会,虚拟的脚步进一步的侵蚀了现实。
有心的玩家可以发现,在之前、现在以及之后长久的时间内,无论一款单机游戏的AI如何出色,与玩家的交流始终会受到编程、容量等限制,无法做到百分百的真实互动。但是近两年来AlphaGo的火热,不由得让我们臆想一下:假若以后在单机游戏中装载了有如AlphaGo这般智能以上的人工智能系统,能够完成现实当中的交互,那么虚拟游戏的世界与现实世界还有区别吗(那些沉迷游戏的死宅还出门吗)?
这样的设想,似乎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就能实现。那么在虚拟的世界当中,你真的可以分辨出是“人”,抑或者是智能AI假扮的“人”呢?
这样的一个问题,借助了可预见的“虚拟人工智能搭载了机械化的身躯”命题之后,由虚拟世界走入了现实世界当中。人工AI的进步以及人类对AI的研究,让这个问题变的更为复杂:人如果舍弃身躯进入虚拟网络当中会怎样呢?
这个问题,押井守早在1995年执导士郎正宗原著漫画改编的《攻壳机动队》时候就已经抛出了。
与之前上映的斯嘉丽穿硅胶衣装阴暗的好莱坞商业片不同,押井守用他那晦涩难懂、引经据典的执拗态度监督制作《攻壳机动队》的时候,带入了更多的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将士郎正宗原著当中原本就带有的灰暗基调更上升一步,进入了更高层次的宗教哲学(神棍?)境界。
原本我以为在小红书笑嘻嘻冲浪的歪果仁已经够超前了,没想到韩国人比他们还早一步。
活人怎么可以被超度呢?这是不知所谓!——不是啊,活人也需要破地狱的,活人也有很多地狱。
游科,你还有多少惊喜是我们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