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中多处情节都能看到现实的缩影,单主线而言,刘伟驰为了演好农民去体验生活,越认真、越投入,就越是把剧组搞得鸡飞狗跳,引申出的便是对“敬业”的探讨。
当下的娱乐圈,演员的好坏之分,通常情况下看的就是他(她)的敬业程度。
刘伟驰看人拍乡土片得了奖,他也要去拍。联系上导演林浩要自己去农村感受农民们的生活,动机是从敬业出发,然而努力错了方向。
他所理解的亲近乡野只是抓几只猪摆拍,要体验生活却直接让助理定了三星酒店,想感受贫困却被村民告知“早脱贫了”。他甚至愿意偷偷去农民家里逛猪场,都不愿意学习当地的方言。
此处的呈现,结合林浩的言论,很好的反应了当今逐渐便宜的电影制作初衷。
林浩说去电影节想拿奖就得拍大棉袄电影,这显然是在讽刺国际一些电影节对于中国电影的刻板印象,也暗合之前不少拿国际奖的中国电影走在拍农村题材。
其实随着电影节的普及和发展,的确形成了一种所谓的“电影节电影”的类型,它会为了提名入围拿奖揣摩电影节及其评委的审美倾向,然后投其所好。却无视了观众对观影的需求。
除了暗示影视行业的情形,其他方面也有所隐喻。影片中投资人让林浩进行汽车广告植入,但是没有车,只有Logo,显然讽刺的就是之前的PPT造车,让人想起下周回国的贾跃亭。
电影想探讨的内核并不复杂,真与伪、爱与自私、理解与隔阂,特别是最后一点,电影中对其进行了反复表达、反复升华,不够深究之后最核心的依然是“真与伪”。
刘伟驰这个角色,其实是最为隐幽、最为精致、最不易察觉的“伪”,表面上似乎永远真诚,平和平等对待一切人,但内在里其实已经成为“伪”的傀儡。
他所追求的农民体验、所困惑的阶层平等、所追求的他人体谅,是其人格中“真”的部分在反复敲打,让他能从中明白万事万物都不单局限于自己的眼界。
人可以为自己而活,但在群居动物的天性让人又不能单单只为自己而活,你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但也不能肆意的去恶意揣测别人,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人身上。沟通无论在何处都十分重要,凭借表象,“真与伪”是无法区分明确的。
少为人知的FFyasueda的半生。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识时务者为俊杰”。
只是懂lsp还不够,还得懂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