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开始,包贝尔饰演的男主石途作为贾冰饰演领导吴光辉手底下的一员干了大半辈子没捞个好,一气之下便辞职了。
此前,他所在的公司要收购当地一个濒临倒闭的动物园,收购费120万,吴光辉准备80万拿下,自己贪污40万。石途知道这件事,辞职后便决定同好兄弟宋晓峰一人出租40万抢先一步拿下动物园,再用120万买给吴光辉,中间40万自己抽走。
不过,收购当天,石途和吴光辉谈崩了,直接不收了,动物园便直接砸在了石途手中,被逼无奈之下,石途和宋晓峰只能被迫运营这个破败的动物园。动物园仅剩的动物是一只患有抑郁症的熊,由此他们便以人扮作动物来维持动物园“生龙活虎”的状态。
电影是想借由“意外接盘动物园”、“假扮动物骗游客”这一诱因引发接下来的一系列的矛盾冲突和笑点,然而笑点是没有的,冲突倒是层出不穷。
全片的故事走向极为的公式化与套路化,例如:
动物园初期生意惨淡,该有个意外发生导致动物园爆火,意外便发生了。团队初期经历了一段自由散漫,该有团魂熊熊燃烧看,团魂便燃烧了。此后,运营逐渐走向正轨欣欣向荣,该有人出现搞事砸场子了,便来人了,直接开砸!
电影中的各个角色人设都像是照着系统角色模板生硬扣出来的,各种行动路线和心理活动转变都是可以被推测的。逻辑在故事中没有任何存在感,就想赶鸭子上架,都到这个点了,不论是什么样的,直接上就好了。
往大了说,电影中的每一幕每一章,往小了说,每一个反转,每一个冲突,都充斥着满满的套路。这部剧充分体现了,每个人都能成为编剧,每个人都能去预测电影的下一步走向,不会有任何岔路意外的发生。
说句不好听的,直接让CHatGPT来写本子都不会这么无聊,好歹它还能AI润色,将枯燥乏味的文字包裹上一层不俗的糖衣,不会让人食之无味,除了乏味就是困意。
遥想当时看片,身后坐着个小孩,非常神气的跟家长说“信不信接下来xxx要被打了?”不出所料,没过一会儿真被打了。也不知人孩子大人是怎么想的,会不会觉得这小孩挺厉害,反正我个人就是觉得这电影挺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