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工地的饭菜,既能填饱肚子,又能吃到美味,真的是量大又实惠,谁吃谁知道。
不过对于跑去工地吃饭的大学生们,唯一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
如果经常去吃的话……那可就要注意体重计上的数字了。
由于工地餐都是服务给工地上的工人们的,对于这些干体力活的劳动者来说,饭菜可以不精致,但一定要量大并且味道足。
所以工地餐的菜品一般重油重盐,大学生们偶尔去吃一次还行,长久以来就可能会有些不适了。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在大学生们纷纷赶去工地吃饭的时候,关于“工地餐到底卫不卫生”的讨论也引起了不少关注。
说实话,工地食堂的整体环境的确不是那么干净。
大多数工地餐的摊主不过是支个小摊就卖,没有提供吃饭的地方。
而工人们也不介意这些,拿了饭菜就随便在路边一坐,捧着手里的饭就着地上的菜,三五分钟就能够解决一餐。
稍好一点的,也能有个吃饭的地方,但也仅仅只是提供了放菜的“桌子”,其他的都得靠自己解决了。
当然,也有的工地食堂临时搭建的小棚子,里面桌椅都有,基础设施也比较齐全。
但因为工人们都是干体力活的,身上难免带些水泥沙子等尘土,所以长久下来,棚子的卫生环境也见不得多好,甚至还不如路边摊。
来源:B站 农民工川哥
虽然环境不见得多好,但可以肯定的是——
大部分工地餐都是能够保证卫生的。
一方面,大部分“自助餐”类型的摊位,摊主都是边炒边卖的。
食材、调料、炒菜的过程,所有步骤都是在工人们眼皮子地下进行着的。
这样炒出来的菜,不仅能保证卫生,看着还有一股子烟火气,工人们更是喜欢吃。
来源:B站 科班的吃货
而另一方面,想要赚工人们的钱,卫生质量则是必须要保证的。
可能工地食堂所用的食材没那么好(因为要维持低成本),但绝对是干净且新鲜的。
因为如果不干净让工人们拉肚子的话,可能这个摊位的口碑就很难挽回了。
所以说,淘汰了这些不干净的摊位,长期在工地旁边的工地餐,菜品的安全也是能够保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