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制作成本
站在国产动画电影创作的角度,《深海》其实有很多亮点。它不仅大胆跳出了中国动画电影题材惯用的传统神话体系,选择关注抑郁症这种少数群体,以及用粒子水墨去表现出色的视觉效果。不过,电影在各个方面呈现出的独特感,却是用过长的制作时间和过高的制作成本换取的。
和电影同步上线的《深海》纪录片,揭示了田晓鹏与近1500人的团队一起耗时7年制作电影的历程。纪录片一开始就表达了影片创作的一个初衷,想要像吉卜力一样找到自己的风格,像皮克斯一样在三维制作上不断创新,在《深海》里去挖掘属于中国动画电影的水墨风格。
吉卜力的风格形成固然是因为宫崎骏这个动画巨匠,但是他背后其实站着制片人铃木敏夫。铃木敏夫将宫崎骏那些肆意任性的制作创意变为商业作品,引导作品逐步走向成功,让吉卜力的风格传播到全世界。
皮克斯初创时,源自乔布斯对技术和艺术融合的追求,着眼于不断研发新的制作技术,用动画展现其创意。直到听取迪士尼工作室主席给予的剧情建议,皮克斯制作出首个长篇3D CG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并且大卖,技术与艺术的结合终于获得了商业市场的认可。
每一部面向大众的动画电影制作都是一场豪赌,绝大多数有才情的动画导演、编剧往往只是艺术创作者,片方则会基于剧本、消费者、商业嗅觉、电影艺术敏感度综合考量,进行前期预估和项目综合管理,从而实现艺术创作与商业价值的有效结合,但这正是《深海》欠缺的。
《深海》首个预告片呈现出来的风格显然是令人惊艳的,五彩斑斓的粒子水墨画面展现出来的“大海的秘密”,将观众的期待值拉满。然而成片里大量满溢的五彩斑斓特效,与大量观众无法理解的故事情节,给许多观众一种“为了独特的画面风格而强行写了一个故事”的观感。在直播间里,田晓鹏导演坦言:“片头就做了2年多,花光了前期投资。”“(动画人的)执念,让事情变得不可控。”不只是粒子水墨渲染出的斑驳绚丽,在各个细节的刻画上,整个团队也投入了大量精力和时间,最终导致了制作成本巨增。
一夜之间,年轻人集体换上了“业主群闹事头像”。
老实说,袈裟还是得争取的
游侠网有幸采访到了11 bit工作室联合项目主管兼首席设计师 Jakub Stokalski先生和11 bit 工作室联合项目主管兼艺术总监Łukasz Juszczyk先生,在采访中他们为玩家们揭露了关于游戏设计的大量信息,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