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造梗的土壤,也需要有造梗的整个过程。具体一点的话,我认为用“解构”来概括整个环节应该比较合适。
最为简单的,自然是对于图片的解构和简化。平日里大伙可以颇为“没有米线”的在其他人哭诉自身遭遇的帖子下进行嘲讽和攻击。
发着各种表情包,经过解构后就变成了emoji的简化形式:
最后甚至变成了更为抽象的作品:
当然,能够被解构的并不仅仅是图片。
就像很多孙吧吧友也会将孙吧直接称呼为“厕所”一样,自嘲同样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比起“住在地下室、生活艰苦……”若干用来自嘲条件艰苦的形容词,一句“鼠鼠”(见不得光的老鼠)的自称,就完全概括出了前者所有的特点,也由此衍生出了所谓的“鼠鼠文学”。
不过到了现在,已经出现了相对比较温馨的版本:
更何况不要忘了,最早的“抽象文化”发源地中本就包括贴吧。这样的“文化修养”配上大伙强大的解构能力,时常出来几个影响力颇大的梗,似乎也不会让人感到意外。
比如去年“汪峰在吧”里,红墙哥的那句“无所谓,我会出手”,便是这个以战力比拼为内容的贴吧长期致力于“装*”的前提下,偶然出现的“神来一笔”。
只是,或许是看的时间长了,我好像对于被称为“互联网公厕”的孙吧有了点儿感情?在看这次的“官方挖坟”活动期间,心里竟然产生了一个“孙吧能不能搞类似活动的想法”。
毕竟,这两年孙吧的神贴或者爆点话题也不算少:《给老哥们讲讲我流浪的经历》、去年的“水滴筹”事件……
单从体量上来看,比起早期神贴的影响力还有些差距,但——似乎并非完全不可行啊?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是:孙吧还能再活个十几年。到那时,如果百度再挖一次坟,我们应该又能见到些不一样的昨日重现。
就是不知道,那会儿的孙桑还恰不恰得到烂钱(乐)。
凭借短视频的趣味性和广泛的传播力,许多像“赶尸”一样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被大众接受并成为具有普遍吸引力的文化现象。
Fake News
看完有种我也成了女王的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