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一个沿用自当初戒赌吧,以及众多戒赌QQ群的说法。尽管说的好听,但实则只是网络乞讨罢了:讲述一番自己的悲惨遭遇,多少天没吃饭了,希望有好心人发个红包吃顿饱饭。
其他老哥发在吧里的网赌帖子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戒赌吧“发明”的另一个量词——个。如今网友在聊起工资等和金钱相关的话题时,经常会用“几个”来代指几万。但在最早的时候,“个”这个量词,其实只是戒赌吧老哥们的一块遮羞布而已。
在他们看来,一张嘴就说自己赔了多少多少万,似乎有一种自己揭伤疤的意味,于是就选择用这个词来代替——之前输了多少个,现在后悔了,想要好好生活等等……
可让人有些感慨的是,在我之前点进借读吧时,看到的大多数帖子,还是在交流哪家赌博APP更好用,哪种方式赌博更赚钱。至于那些分享戒赌经历的老哥,似乎已经被这些鸠占鹊巢的人给淹没了。
但偶尔还是能看到正能量的帖子。而且,似乎正因为戒赌的正能量帖子变少了,这些颇为稀少的帖子偶尔一出现,给人的警醒和启发也越发强烈——至少对于我而言是这样。
这种真心实意的忏悔,或许才是“忏悔室”真正应该发挥的作用。
不过,这似乎也是一个略显怪异的现象,在没有明确提及忏悔室这个名称前,包括借读吧在内的不少贴吧,每天都有人“大倒苦水”,讲述自己过往的经历,希望能够给相同遭遇的人予以警醒,抑或是寻求爱好相同的朋友帮助。
而在如今明确标出了“贴吧忏悔室”的名头之后,反而没几个人正经讲故事了,更多的只是为了取乐整活——当然,这也不能怪大家,毕竟发帖人自己,本来也只是为了乐子而已。
从这一点来看,如果说当初火热的赛博修女,以及时下偷过来的贴吧忏悔室,根本目的只是为了整活的话。那么以往在未曾明言时,便已经充当“忏悔室”的贴吧,发挥的作用显然要更为积极一些。
当然,这并不是在贬低当下“赛博忏悔室”的整活行为。毕竟真实的忏悔尽管很有意义,但大都比较沉重。而这时候,显然就需要以搞怪整活为主的赛博忏悔室,来调剂一下大伙有些低落的心情。
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忏悔室”已经成了大家不可或缺的调味品——毕竟,谁不喜欢看沙雕网友整活呢?如果这个“节目”能保留下去,说不定在贴吧忏悔室,也能诞生几个节目效果堪比“修女与鱼”的故事呢?
大家都刷几遍了?
“我不是卡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