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李若男曾与佛母签下了契约,这也导致尽管她将身边的至亲一一克死,自己就仍然“活蹦乱跳”。不过通过这六年的心理建设,她还是成功将诅咒归结于信念的力量,并认定只要坚信“唯物主义”就能打倒一切牛鬼蛇神。随着信仰的不断加持,逐渐走出阴霾的李若男决定找回被自己遗弃的女儿重新生活。
不过随着女儿的到来,生活再一次陷入了无序的因果之中:屋子诡异的气氛和只有女儿才能看到的“坏坏”;只因为女儿祈福而被大黑佛母教唆自杀的义工霞姐;身上凭空出现的无名幼虫都无时无刻挑拨着李若男紧绷的神经。直到女儿受到佛母教唆看到了录像导致诅咒被激发出来,女主这才不得不面对这场无法逃避的灾难。
>>>为了拯救女儿,她想尽了办法
为了让女儿能够解脱,李若男不得不前往宗庙寻求阿清师的帮助,但开坛做法的代价便是女儿李乐瞳七天七夜不得进食和喝水。看到这里有常识的观众一定会指出成年人超过 3 天不喝水的话会对身体造成极大的损伤,况且是对于一个只有 6 岁的孩子呢!随后影片便进入了一个折磨观众和演员的阶段。由于要展示在做法期间阿清师和暗黑佛门对抗的过程,女儿陈乐瞳日渐萎缩的四肢和逐步浮现出整齐排列的血窟窿让我看的无比难受。
虽然李若男通过互联网自学如何打点滴,希望以此来维持女儿正常的身体机能,但由于诅咒的影响导致点滴全部变质,在删减片段中也可以看到从李若男手中打出来的鸡蛋全部都是腐败变质的(东南亚认为人可以通过打破鸡蛋来判断是否中邪)。眼看着女儿的气息越来越弱,李若男只好喂给她最爱的菠萝,殊不知这一举动却直接葬送了阿清师徒二人的性命。
濒临死亡的女儿,离奇出现的祭品少女和试图探寻真相却遭到反噬的陈乐瞳的养父,都是佛母在引导李若男奉献自己的生命,而在影片的末尾她也坦诚地向观众们揭示了反八方印和那句贯穿整部影片咒语的含义。原来她为了将诅咒稀释不惜将其上传至互联网上(这也是网友指责电影的主要原因),同时为了平息佛母的怒火,她甘愿来到曾经的地道奉献出自己的生命,只为女儿陈乐瞳余生的平安。但整部电影充满着不和谐的镜头语言和莫名的行为,令我不禁怀疑这一切真的都是出自于母爱吗?
>>>可能这一切都是李若男的阴谋
首先最令人疑惑的是关于女儿的名字。在上文中我曾提到大黑佛母为了控制陈氏宗族剥夺了他们的姓名,这也是为什么女主在听到义工为女儿祈福并将姓名写在香包里后会如此惊恐,因为她担心佛母会将这件事怪罪到她身上。同时在女儿重病住院义工要求她签字放弃养育陈乐瞳的时候,女主仍是拒绝的态度。当时的我天真的以为这是她不愿放弃自己的女儿,现在想想其实是怕佛母发现她使用真名罢了。就是这样一位谨小慎微的人,却在接女儿回家后第一时间告诉她如何写下自己的名字,动机可谓是险恶至极。
其次是在镜头前面的刻意表现。虽然《咒》为了让观感更加平滑,选择了手持摄像机+常规拍摄相结合的手法。影片中女主对着 DV 诉说了她拍摄的目的:为了纪念李若男和陈乐瞳一起生活的片段。但在电影中有着大段自己单独面对镜头的独白以及解释,或许这些都可以理解为突然遭遇到太多无法理解的事情,只能寻找可以倾诉的突破口。那么所谓的倾诉对象,其实就是荧幕前的观众们,这些其实都是李若男为了引导观众做出反八方印手势和念出那句咒语所做的局而已。
如果接受了以上两个观点,那么不妨来整理一下思路。逃出陈氏村庄的李若男知道自己和佛母签订了一个具有期限的契约(根据电影的说法应该是 10 年),为了理清各种关系他多方打听终于在云南找到了一位识得婆罗米文字的高僧,这才知道了手势、咒语和大黑佛母的关系。为了能够正常生活,她将陈乐瞳送去寄养,并不断传播咒语来稀释诅咒(心理医生、公职人员),但随着自己身边出现的怪异现象越来越多,她知道所做的一切都是无用的。于是李若男假借和女儿一起生活的名义将佛母的注意力全部转移到陈乐瞳身上,并通过谎言诱导女儿养父和观众做出愿意一同诅咒的行为。至于在影片结尾李若男为什么会回到地道,那就不得不提曾经的工具人小姑娘了。佛母引导李若男和工具人再次相遇,并让她回忆起签订契约的内容(可能是毁掉封印之类的)。李若男无可奈何只得照做,但她在最后仍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将眼睛蒙住便不会受到诅咒冲击,殊不知这种早已超脱世人理解范畴的因果律武器岂是屏蔽五感就能逃脱的,最终她受制于诅咒的影响化身啄木鸟爆头而亡。
K'不仅长得帅,插兜走路的姿势又给人一种酷酷的感觉,所以在最近被不少网友模仿翻拍整活,并且搭配上文案标题“神的步伐”拍成了视频。
也是在游戏里相上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