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个比方,即使是重新组队的职业选手都要经历长时间的磨合和阵痛,几个互不搭理的明星两三天就精诚合作拍手背喊口号实在是让人有点绷不住。再加上灾难式的剪辑也无法掩盖的游戏水平上的水分,让整个节目“假”的成分太多,更像是一场菜鸡互啄、然后互捧臭脚的闹剧。
当然,爱豆们的粉丝并不关心这些。和其他综艺节目一样,他们已经把《战至巅峰》的弹幕和评论区拉入了自己熟悉的战斗领域,用娴熟的话术开展了一场拳拳到肉的交锋。谩骂的、解释的、反击的、理解原谅的——在训练有素的拳脚之间,舆论被引导、被调和,呈现出一种安定的混沌态,达成了流量和热度的大丰收,唯一成为小丑的大概只有被骗来看节目(甚至为此开通了VIP)的《王者荣耀》玩家自己罢了。
KPL职业选手“诺言”曾经参与过2021创造营,技艺不精早早被淘汰出局;而当时在创造营成团的INTO1五人此次也加入了《战至巅峰》,几个“真金白银”在台上互相折磨,实在不知道有什么节目效果,可以说是毅种循环了。
回过头来看,《战至巅峰》的侧重点似乎并不在所谓的“传递电竞精神”:快速的冲突,快速的和解,快速的喜怒哀乐带来了公式化的情感驱动,明星偶像来了又走了,在名为《王者荣耀》的法棍上切下了薄薄的一片——而这一片与那个千方百计进入亚运会的、提倡为更高更快更强拼搏的电子竞技似乎是背道而驰的。
相比台面上的光鲜亮丽,最终甚至没能出现在观众面前的追梦少年才是大多数。在时代的夹缝里,在网瘾与天才的矛盾中,迷茫的年轻人自我认可又自我怀疑,等待着一个也许永远不会来的机遇——这才是电子竞技的真相。
一个很耐人寻味的事实是,《战至巅峰》录制于大约一年之前。在如今,节目中出现的俱乐部的成绩已经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露脸的选手也经历了首发、雪藏和交易,面临着完全不同的命运,而明星偶像在一年之后依然星光熠熠,仿佛只要房子不塌,今年和去年都是同一年。
虽然他们表面上跟着俱乐部跑操喊口号写检讨,但本质上却永远属于两个不同的世界。他们在训练室里嘻嘻哈哈、一不顺心就勃然大怒,尽管可以推说是剧本,但这种设计实在让人有些笑不出来。当节目失焦、面孔失真,“痛苦面具”并不能博得同情、“力大果飞”也只能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从结果上来看,《战至巅峰》的镜头对准的是那些千万双眼睛注视下的精致的面庞和精致生活,以及被设计好的冲突与和解,却几乎没有对准电子竞技本身——这也许就是《战至巅峰》贻笑大方的真正原因。
2025年又一离谱事件发生了。
这下妙手不如举手了
这其实是一部岛国“爱情动作片”,更准确点来说,是一部相当少见的特摄艾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