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小成本的B级恐怖片 《林中小屋》历经辗转、磕磕绊绊终于登上大银幕。就是这样一部似乎不起眼的作品,却引发了不亚于A级制作主流商业大片的关注,引起了无论是恐怖片影迷还是非影迷的围观。即使是10年后的今天,也依然有各路大仙不厌其烦地去搜寻影片中露面的各种怪物资料。
《林中小屋》拍摄于2009年,当年的 克里斯·海姆斯沃斯还没有成为“锤哥”,当年本片的编剧 乔斯·韦登还没有与漫威达成《复仇者联盟》的协议,当年的米高梅还还打算将本片拍成3D,却因为破产风云导致电影版权落在了狮门旗下。
作为一部小成本电影,该片在当时引发的现象其实有点小众,但它所呈现的气质却足够颠覆。它不是“一部片”在战斗,在其背后,有着所有俗套恐怖电影的鼎力相助,对于恐怖片影迷无疑饕餮大餐。它采用颠覆和恶搞的方式,几乎解构了所有传统恐怖片的套路,撕下了“美式恐怖片”最后一块遮羞布,将思维的反转玩到了最后一刻。
如今,恰逢这部“反恐怖片的恐怖片”上映10周年,本文将和大家一起来回顾、分析《林中小屋》中对于恐怖片的颠覆与吐槽,以及对“美式恐怖片”俗套模式的总结。个中神展开并非单纯的情节,而代表着恐怖片电影人、影迷们的心意与情结。
2012年《林中小屋》海报
透过“小屋”看美式恐怖片困境与苦衷
困境:
《林中小屋》里地下工作室所处的境遇,基本上代表了美式恐怖片所面临的困境。俗套和模式已经成为一种产业,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上帝”观众的口味,在经历了70、80 年代的辉煌(诞生了如《德州电锯杀人狂》《13号星期五》《大白鲨》《猛鬼街》《异形》等)之后,美式恐怖片长时间处于一个十分尴尬被动的局面。
这也导致电影工作者们不断的反思,在市场面前,恐怖片的内涵只体现在了价格层面上而不是价值方面,创新已经成为最昂贵的价值,如何将其价值最大程度的体现,是美式恐怖片要面对的问题。
苦衷:
作为最古老的片种,美式恐怖片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其叙事手法已被挖掘殆尽。每年,除了少数几部具有新意的恐怖片面世之外,其余数以千计的电影依然为了追求单纯的商业利益,被大量“复制”出来,从而导致恐怖片市场口水远远多于赞誉。
恐怖片编剧是非常难当的,身为恐怖片粉丝的乔斯·韦登深知这一点,因此在《林中小屋》中,我们就看到了这样类似“戏中戏”的调侃手段。片中那些围坐在监视器旁的“白大褂”实际上象征了美国恐怖片的工作者们,他们处心积虑地安排了一个又一个的怪物,诱发了一个又一个的死亡情节,但却接连的失败,甚至被自己的力量所反噬,最终导致邪神出世,所有努力毁于一旦。
原本我以为在小红书笑嘻嘻冲浪的歪果仁已经够超前了,没想到韩国人比他们还早一步。
活人怎么可以被超度呢?这是不知所谓!——不是啊,活人也需要破地狱的,活人也有很多地狱。
游科,你还有多少惊喜是我们不知道的?